大明锤王_第四百六十六章 迎接赵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六章 迎接赵王 (第1/2页)

    华夏自从三皇定世,五帝定伦以来,政治斗争超过快两千年,绵延不绝,官员在政治斗争中的手段和经验都真的称的上下第一。

    若不是杨荣这个在中枢的辅臣相告之,常继祖又怎么会想到朝廷重臣们反对出海下西洋的原因是怕朱棣查到自己与宁王有勾连,所以才要与陛下进行一种交换呢。

    华夏从有皇帝那一开始,帝国就不是皇帝一个人了算的,从来不是。

    帝国中有各种各样的势力,皇帝只不过是诸多势力共同推举出来的代言人而已。

    朱棣也如此,虽然看上去朱棣好像掌控了大明的绝对权威,但是功臣勋贵,读书人,宗室这三种势力,朱棣同样要掌握好平衡!

    建文帝为什么失败,过份的依靠了文人,得罪了勋贵和宗室。

    朱棣自然要接受教训,必要的时候,与官员们做一些交易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常继祖才觉得,有杨荣这样一个人在中枢,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这种幸运不仅仅是杨荣能掌控多大的权利,而是有这样一个人能事事给你提点,让你能少踩多少陷阱,这也就足够了!

    “杨公,你认为当今会妥协?”常继祖并不觉得以朱棣的性格,就一定会与这些官员达成妥协的条件。

    杨荣笑了:“当然,只是妥协的程度不同,想来下手收拾一两个还是要的,有一个杀鸡儆猴的作用也就是了。”

    “那李景隆兄弟就是那只鸡?”常继祖有些明白了。

    杨荣点点头:“曹国公在朝中虽然地位尊贵,却没有实权,又是降将,靖难功臣看不上他,建文旧城瞧不起他,如此一个孤臣,岂不是最好的鸡?”

    常继祖心里叹了一口气,若没有李景隆,朱棣怕是早就被按死在北平城了,何来如今的帝位显赫?

    可那又如何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更何况这个臣还没有势力。

    这就是常继祖为何要拼命抓紧东厂的原因,手上没有点力量,早晚会被当成儆猴的那只鸡。

    “听杨公一言,我这才豁然开朗,原来如此,那我若是想要救李景隆,可有办法?”

    常继祖想起李淇,想问问杨荣有没有解救李景隆的办法。

    杨荣脸色一变:“怎么,常督与江西也迎…”

    “没有没有!我与江西那位可没有任何关系!”常继祖赶紧否认!

    “你也知道,我东厂经历李淇,乃是曹国公府二公子,他是我兄弟,他求到我这里来,我不可能不伸手帮忙!”

    杨荣眉头紧皱:“常督,我劝你这事最好不要管,李淇是不是还在你东厂,没有被锦衣卫抓走?”

    “没樱”

    “那就对了,曹国公此事绝对是要牵连家族的事,陛下还能将李淇留在你东厂,那就是有意放李淇一马,给李家留个希望!你若是胡乱插手,惹怒了陛下,不定李淇也要进去!”

    杨荣耐心的给常继祖解释清楚利弊。

    常继祖知道杨荣的有道理,此时自己也没必要非要去插手,只要李景隆一家能留住性命就行,至于富贵,李淇在东厂未必就不能成为第二个曹国公!

    既然想明白了,常继祖也不再纠结,而是与杨荣起出海的事情。

    杨荣虽然不做海贸,可他家中长辈却是海贸起家,耳濡目染之下,他对海贸也有一定了解。

    与常继祖聊起来,也不至于冷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