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居民生活 (第1/3页)
一个镇想要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那必定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地广人稀,平均耕地要比较高,否则自己都养不活很难输出农产品。 这就是哈姆雷特之前的情况,除去农场主控制的农庄之外,镇子周围是有很多田地的,只不过在连续的灾难之下全都被农场主和镇长给分了。 直到兰斯的到来推动了改革,丈量田亩给那些城镇居民分出去一批。 这部分的田需要征收三成的税赋,他们没有交易权,本质上是租赁给他们的。 别看需要上交这么多,但是对于那些人来都已经是大的便宜。 要知道兰斯没来的时候可是要三七分的,七成还是人家的,加上还有一成的宗教税,到他们手上也就只剩下两成。 无论怎么努力也只能堪堪活着,吃饱就是奢望。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要将田卖出去,最后只能成为某个农场主的农奴,那是完全失去一切变成牛马,一辈子就到头了。 现在兰斯直接刨除了一切杂税,也没有宗教税,可以剩下的七成是直接装入自己的口袋。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拥护他的原因,到底还是自己利益。 不过农业注定只是混口饭吃,真正想要壮大哈姆雷特还得看基建。 最大的工程就是城建改造,也就是让大部分镇民获益的工程。 在这之中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让那些人有工作干,有钱拿。 那些专业的工匠都是组建成工程队,他们的工资待遇更加正规,通常都是月结。 同时在改革之中兰斯还规范了他们的待遇,原本包吃是因为他们没钱买吃的,现在他们手里有钱兰斯就取消了这个待遇,让他们自己吃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内需,用粮食回收他们手上的钱让钱流通起来。 不然没有消费的渠道,到时候钱的价值就会下降,钱全存起来不利于城镇经济发展。 同时也给他们一点生活的压力,防止他们就会摆烂。 没有多少人反对这个,因为进入工程队稳定,常年都有工程在干,比起种田来旱涝保收。 但待遇也仅限于此,能够准时发工资就已经超出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工作。 这个时代这个生产力不可能支撑起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甚至步入工业社会都撑不起,兰斯不是傻子,知道这个不现实。 有时候超出时代一步是才,超出两步那就是疯子,一下到底就没有cao作空间了。 当然,以上都只是正式居民才能够享受这种政策待遇,大部分的难民都需要为哈姆雷特无条件工作一年,且没有恶劣的记录才能转正。 无论是为了转正,还是为了在这个乱世活下去,他们都甘心化作牛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哈姆雷特。 为了消化这一批人,兰斯开发三个农场,迁出了大部分没有特殊才能的难民让他们去开垦,干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哈姆雷特周边的土地在丈量理清之后只分出去一部分,还有一大部分是需要人照鼓。 为此兰斯干脆放出了一批田地给那些难民出身还没转正的耕种。 耕地这种事情是需要精心照料的,更何况本身都要给他们放粮维持生活。 所以干脆兰斯答应给到他们两成留下作为口粮,你越努力收获就越多,那剩下的就越多,激发他们的奋斗。 谁都知道肯定是这些开垦好的土地更好,所以一般的难民还没有条件拿到这些名额。 只有一些士兵家属、表现优越或者是立功的才有资格申请到,所以这些名额都是作为奖赏分出去的。 同样这部分人也留在了哈姆雷特不需要前往其他农场开荒。 这就造成了一部分人在农闲的时候比较有空,在哈姆雷特还没完善的情况下任由他们游荡很容易出现问题。 为此兰斯选择给到每个工程队一些名额,在工地之上招收一些类似搬运这种只需要花费力气,不需要技术的日结杂工。 这些不在工程队的体制内,每的工资相比之下就更少了。 正规工人一能有三个铜币而杂工按照难度也就一到两枚,但对于没有收入渠道的难民来都是值得珍惜的…… 哈姆雷特烈日当空,炽热的阳光照射在这些需要露工作的工人之上,汗水不要钱一半划过皮肤生出火辣辣的痛。 但比这个更可怕的是这种气让很多人都想起了那场大旱,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恐惧来。 直到中午休息的铃声响起,那些工人才能暂时放下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