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广宗大决战,皇甫嵩连环妙计,吃定张梁! (第1/3页)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炸雷般的呼喊声,激荡在余晖照耀下的广宗城上空,经久不息。 正在城外负责做法事的王昊,猛然睁开眼睛,抬头望向旌旗遍布的广宗城池,心中闪过一丝不安的感觉。 “司马。” 身旁的大将许褚凑上来,瞪大双眼,一脸不敢置信地望向城池:“这是怎么回事?黄巾不是应该内讧才对吗,怎么竟在山呼黄天?” 一旁程昱听着如雷贯耳的口号,遥望着城池,轻声道:“司马,根据咱们此前的分析,发生这种状况,有两点原因。” “其一,大贤良师还没有死,由其出面,必能以最快的速度,平息黄巾内部的动乱,但这种状况应该提早出现才对。” “可现在已是傍晚。” 程昱深吸口气,抬眸望向天边的晚霞:“广宗是由张角、张梁驻守的,这二人是亲兄弟,如果张梁故意拖延时间至此,只需稍加易容,便可瞒天过海。” “不过......” 话锋一转,程昱声音低沉地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张梁极有可能在明日发起对我军的总攻,否则拖延日久,必生异端。” “仲德。” “在。” “这里便交给你了,我去中军求见皇甫将军。” “喏。” 言罢,王昊起身离开祭坛,快速消失在一群道人之中。 他飞身上马,直奔汉军大营。 吁—! 勒住战马。 王昊飞身而下,把缰绳丢给一旁侍卫:“速去通禀,别部司马王昊有要事求见。” 侍卫拱手:“皇甫将军有过严令,若是王司马求见,不必通禀,您且随小人来吧。” “好!” 王昊受宠若惊,点点头:“头前带路吧。” 侍卫颔首:“喏。” 旋即。 二人从辕门出发,一路直奔中军,畅通无阻。 不多时,便赶来中军。 王昊掀帘而入,疾步上前:“末将王昊,见过皇甫将军。” 此刻,皇甫嵩正带着军中诸将,商议策略,见王昊赶来,立刻停下:“子霄,可是有意外发生?” “嗯。” 王昊倒也没有废话,点点头:“的确有意外发生。” 皇甫嵩皱眉:“哦?说说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是这样的。” 当下,王昊便把事情的经过,全部和盘托出:“末将以为,此乃张梁的权宜之计,明日一早,贼子极有可能对汉军发起总攻。” “有道理。” 皇甫嵩对于王昊缜密的分析,持肯定态度。 他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朗声言道:“虽然没能令广宗黄巾内讧,但毕竟将其逼出了城池,旷野作战于我军而言,乃是强项,黄巾必败无疑。” “傅燮何在?” “末将在。” “你速速派人给王使君传令,命协助他保护粮道安全的长水营将士,务必在天亮前返回广宗,不得有误。” “喏。” 皇甫嵩大手一挥:“别浪费时间,现在便去,夤夜行军,即便对长水营士卒而言,亦有不小的难度。” 傅燮拱手,应声承诺。 旋即。 躬身倒着离开大帐。 皇甫嵩深吸口气,目光扫过众将:“诸位将军,张梁明日固然可能会与我军展开决战,但其被迫如此,必不会甘心拼死一搏,势必是以突围之势。” “根据情报,广宗黄巾酣战至此,仍有不少于七、八万人,总兵力于我军而言,占据绝对的优势,利于其突围。” “而且!” 言至于此,皇甫嵩强调道:“张梁若当真突围,率先出战者,必是诱饵,目的是要纠缠我军主力,随后出战者,方才是真正的主力,我军当对症下药,将计就计。” 下方王昊立刻意识到了什么,试探性道:“将军的意思,莫非是要派人假意被黄巾纠缠,而后以重兵专打他的后续精锐之军?” “没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