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埋伏 (第1/2页)
“李主任怎么来了?” 潘庆国这边刚刚从复健室出来,回到科室,就看到李正守正在值班室和方乐说着话。 “就兴潘主任去我们急诊科,我就不能来你们手外科?” 李正守开着玩笑。 “李主任开玩笑了,我们手外科李主任自然是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我欢迎还来不及呢。” 潘庆国笑着应付了一句,然后招呼方乐:“方医生来的这么早,我还想着得一会呢。” 手外手术,并不能等候时间过长,因而患者除了急诊科中转之外,患者都是提前联系,和其他医院进行沟通,不能让患者到了之后干巴巴的等着。 如果患者超负荷,而医生又没有能力完成的话,就要想办法转诊,送去别的医院。 潘庆国确实很贴心,知道方乐昨晚回去晚,下午又做了三台手术,所以联系的第一位患者差不多九点左右才能到,这会儿才刚好八点过一点。 不在自家医院,出门在外,更大程度上肯定要自由一些,不需要点卯,不需要写病历,甚至不需要处理术后,只需要做手术就可。 这也是后几年很多外科医生喜欢飞刀的原因,省事还赚钱。 更有甚者一些外科医生联系到患者,就在自家医院边上找一家小医院,出门右拐就是飞刀,做完手术左拐就回到办公室了。 “正好没事。” 方乐笑着道:“我这人其实怕闲着,忙一点挺好的,充实。” “方医生不愧是年轻。” 潘庆国笑着道:“不过还是要注意,真要放开了,患者是治不完的,还是要注意身体,像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手术狂魔,现在年龄大了,就有点做不动了。” 李正守在边上听着,潘庆国这姿态放的很低呀。 方乐的手外科水平还真的比潘庆国还高? 潘庆国没工夫搭理李正守,热情的招呼方乐,几个人先去了复健室转了一圈,然后又去办公室喝茶。 一般上手术前,潘庆国都是不怎么喝茶的,喝多了尿的多,影响手术,可相当方乐半个小时不到就一根手指,好像一台手术时间也不会过长。 即便如此,潘庆国喝茶的时候都没敢多喝,他还指望能有机会再次上台呢,到时候不停的上厕所就不大好了。 患者送来,李正守也跟着进了手术室,站在边上观看方乐手术。 急诊科主任,大都内外皆通,内科外科都懂一些,一些大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外科水平其实并不低,要不然也没资格担任急诊科主任,来了大阵仗都应付不了。 李正守的外科水平确实不低,急诊科的常规手术李正守都能做,而且还配合其他科室参与过心胸外科、肝胆外科等方面的手术,经验丰富,眼力自然是很了得的。 从方乐开始下刀,到肌腱缝合,一根手指做完,李正守站在原地几乎一动不动,腿都有点麻了。 这哪儿是比潘庆国强,完全是比潘庆国强的多。 现在李正守倒是有点理解潘庆国为什么那么低的姿态了。 以李正守判断,方乐的这个水平就是比起协和医院的专家,也不遑多让。 当然,协和的手外科专家李正守没见过,不过国内最有名的医院也就那么几家,协和的名气无疑是相当大的。 昨天是半天,方乐做了三台肌腱缝合,今天是从九点开始,到下午七点,做了六台手术,最后一台手术结束的时候,李希文走路都有点打摆子了。 腿真有点受不了。 “你没事吧?” 方乐问着李希文:“要不你明天休息?” “我没事。” 李希文急忙立正,表示自己很好:“我不用休息。” “你确定?” 方乐怎么能看不出李希文的状态,重生前在江中院,方乐做手术都是两个小组给他配合的,一班人根本坚持不住。 “我真的不用休息。” 李希文埂着脖子:“我就是有点痔疮犯了,对痔疮。” “我给你开点药?” 方乐笑着道。 “不用,不用。” 李希文满头大汗,竟然忘了,方医生还懂中医,治疗痔疮还不是小儿科? 就是不知道方医生精通不精通肛肠科手术,万一要给自己开刀,那就麻烦了。 “走吧,回去早点休息。” 方乐笑了笑:“明天咱们少做点。” “啊......谢谢方医生。” 黄晓龙下意识道谢,他也有点撑不住了。 “走吧。” 方乐笑了笑,一群小兔崽子,还和他玩心眼。 “方医生,您就不累吗?” 程云海奇怪的问。 每天六台手术,方乐还是主刀,怎么就不知道累呢,真是铁打的? “因为我心中有光。” 说着话,方乐已经上了车。 “心中有光?” 李希文急忙爬上车:“方医生,您的意思是,心中有奔头,所以不觉的累吗?” “不是呀,心中有光,可以变身,你不知道?”方乐反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