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呵呵(三更) (第1/2页)
“呜呜,啊啊啊......” 病房内,陈继东大发雷霆。 原以为成为亿万家产的继承人,跨国集团的少东家就可以扬眉吐气,在方乐面前高高在上,没想到却在方乐面前丢了人。 “少爷,您还是写吧。” 刘恩拿过纸笔,递给陈继东,小心翼翼的陪着不是:“都怪我,早知道我当初跟着您一块进去了。” 陈继东瞪了一眼刘恩,意思我没你能? 刘恩急忙闭嘴。 这位少东家他毕竟也是才接触,脾气各方面还有点摸不透,还需要慢慢磨合。 陈继东拿过纸笔,刷刷刷写了一行字。 “方乐,都是那个方乐,我和他没完。” “少爷,我知道了。” 刘恩点了点头。 陈继东狐疑的看了一眼刘恩,目前他爸都不让他找方乐的麻烦,这个刘恩竟然敢?https:// 刘恩看出了陈继东的心思,笑着道:“老板不让找方乐的麻烦,主要是因为孙老。” “一方面,老板和孙老有渊源,算起来孙老还是老板的恩人,另一方面,孙老在秦州省影响力很大,在咱们没有在秦州省站稳之前,不适合让孙老反感。” 在陈清海眼中,方乐比较麻烦的其实也就是孙清平的弟子这个身份,至于别的,其实影响并不大。 正如江州医科大附属医院这边需要通过海森集团采购医疗器械之外,西京医院也未尝没有这个需求。 国内的医疗基本上分好几个分水岭,2000年算是一个分水岭,2005年算是一个,2000年之前,国内的医疗器械大都还在起步阶段,国内各大医院对国外进口的医疗器械需求还是很大的。 特别是95年这个时候,医疗行业基本还在布局中,医药代表模式才刚起步,虽然国外的医疗公司确实需要国内的市场,可国内的医院也需要人家的东西。 只有当这个模式逐渐成熟之后,医院这边才会逐渐拿捏起来,毕竟医院是买家,客户才是上帝嘛。 2020年,华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并承担着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原料药供应,然而在国内医疗发展的七十年间,也就是建国到2020年这七十年,国内医疗发展的经历简要的可以概括为,从“仿”到“创”。 从模仿开始,然后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八十年代,国内的医疗器械产业几乎还是一张白纸,相比医药领域来说,起步要晚的多,在“仿”这个阶段,国内各大医院对国外顶尖的医疗器械需求还是很渴望的。 在这个阶段,海森这种跨国企业,无论是政策还是各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那刘叔叔您?” 陈继东拿过纸笔,又刷刷刷写了一行字。 “这个少爷请放心,我们不出面。” 刘恩笑着道。 陈继东疑惑的看向刘恩。 “既然金总他们误会了少爷,让少爷受了委屈,那么这个场子肯定要让他们找回来,不帮少爷出气,咱们就找别人合作。” 刘恩笑着道:“这样也不算我们直接针对方乐,哪怕是老板也不好说什么。” 陈继东听的眼睛一亮,给刘恩竖了一个大拇指。 果然,自己还是太年轻。 病房不远处,金总和秦总几个人都面色忧愁。 今天几个人原本是拍马屁去的,结果马屁没拍成,反而把陈大少得罪了。 “金总,你说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