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五章 荆州平定 (第1/2页)
襄阳城内,徐庶看着眼前的陈到,忽然放声大哭起来。 “主公真的去了么?” 陈到眼含热泪,重重点了点头,道:“主公临走之前再三交代,若事不可为,就让我劝说元直投降,好使得荆州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听到这里,徐庶眼神忽然变得凌厉起来,双目死死盯着陈到。 “叔至可有主公书信?” 陈到摇了摇头:“主公走得太过仓促,临走之前只能留下遗言,哪里会有书信?” 徐庶当即厉声喝道:“荆州与关中乃是死敌,主公又岂会让我等投降,叔至莫非被俘以后变节,故意假传消息诳我投降?” 徐庶声色俱厉,手握剑柄,州牧府内的荆州甲士也都拔剑在手,对着陈到虎视眈眈。 陈到却怡然不惧,昂首挺胸道:“主公仁义至极,对于荆州百姓愧疚难安,才会留下此等遗言。” “而且元直难道以为,凭借襄阳如今的兵马与士气,又能守住城池多长时间?” “元直若果真据城死守,先不说在此过程中,襄阳百姓将会有多少死伤,元直又是否考虑过,城破之日公子以及主公家眷,又会是何等下场?” 刘备当初之所以留下遗言,告知陈到若事不可为,就劝说徐庶投降,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荆州百姓。 以刘备的眼光,不难看出荆州已经守不住了,若徐庶死抗到底,恐怕城破之日,刘备家小都难以保全。 既然明知已经守不住了,索性提前开城纳降,以陈旭的性子,必定不会害了刘备家小的性命。 最为重要的是,刘禅作为率先投降的一方君主,陈旭哪怕是为了收买人心,也会厚待刘禅。 如此一来,刘氏纵然失去荆州,只要不再有二心,起码也能保得一生富贵。 当然,刘备虽然有这种心思,却不能完全说出来,只不过陈到陪伴刘备身边这么多年,自然了解刘备心思。 徐庶闻言身体一震,脸上顿时露出了挣扎之色。 现在没有刘备诏书,纵然陈到带来了刘备遗言,可徐庶要是就这么轻易投降,最终也会落下一个不忠不义的名声。 故此,徐庶犹豫了。 陈到看见徐庶模样,身体忽然跨步上前,空手夺过徐庶手中佩剑。 “保护军师!” 屋内荆州士卒见状,全都大惊失色,就准备扑上来围杀陈到。 “都别动!” 不曾想,徐庶看到了陈到的动作,却是急忙大声喊了出来。 原来,陈到夺过徐庶的佩剑以后,并没有前去挟持徐庶,反而将佩剑架在了自己脖子上面。 陈到眼神十分平静:“我身为主公亲兵统领,却没有能够护卫主公安全,这乃是死罪。” “若非身负主公遗言,而且想要将主公遗体带回来,恐怕早就自刎追随主公而去了。” “现在主公遗言已经带到,主公遗体也被陈益州以诸侯之礼厚葬,我继续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思?” 徐庶急忙说道:“叔至快快将剑放下,有事好商量。” 陈到却是微微一笑,想起了刘备那张温和的笑脸,而后轻声呢喃着:“主公,末将来了。” “噗嗤!” 手臂轻颤,一道血泉喷溅而出,陈到的身体缓缓倒在了地上。 “叔至,叔至,叔至!” 徐庶急忙跑上前来,紧紧抱住陈到尸体,眼中泪光闪动。 这个时候,徐庶感到一种深深的疲倦与孤独,放眼整个荆州,昔日的谋士武将都一个个死去,只剩下了徐庶自己。 “益德、士元、文长、汉升、孔明、云长、主公、叔至都走了,全都都走了!” 一直作为襄阳基石的徐庶,此时抱住陈到的尸体,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根本没有了平常的从容不迫。 埋葬了陈到以后,徐庶并没有开城纳降,益州军居然也没有开始攻城,襄阳城下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我与公子,应当何去何从?” 徐庶面容枯槁,每日站在城墙上面,遥望着远方。 “轰隆隆!” 这一日,大地忽然震动起来,远处飘来了无数的旌旗,却是徐贤领着大军已经杀到了襄阳城下。 “末将见过公子!” 徐贤来到陈政身旁,郑重行了一礼。 陈政看到徐贤却是大喜过望,急忙上前搂住徐贤肩膀,道:“妹夫,何必这么见外?” 陈政和陈婷可是一母同胞,两人之间关系十分密切,陈婷嫁给徐贤以后,陈政与徐贤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变得很好。 听见了陈政的称呼,徐贤却是显得有些尴尬,若论起年龄,徐贤比陈政大上不少。 可徐贤娶了陈婷,也的确是陈政妹夫,若是按照礼仪,还应当称呼陈政一声‘兄长’。 徐贤为了尽早赶到襄阳,显得有些风尘仆仆,可是他却没有丝毫休息的意思。 “兄长,我准备进入城中劝说徐庶投降。” 陈政闻言大惊,说道:“伯德乃是我方上将,又怎能以身犯陷,若那徐庶翻脸不认人,却该如何是好?” 徐贤说道:“其实徐庶乃是我的堂兄,纵然此次入城不能劝说堂兄投降,想必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而且我相信,堂兄不会是那种看不清形势之人,纵然为了楚王血脉,也不会害我性命。” “若能劝说徐庶投降,继而厚待刘禅,则荆州其余郡县,必定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士卒们不仅会少了很多伤亡,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陈政心中仍旧担忧,奈何徐贤执意如此,陈政只得同意。 不过在徐贤进城以后,他却放出风声,若是徐贤有碍,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却说徐庶今日又站在了城墙上,考虑究竟要不要投降,其实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投降已经成了必然。 然而徐庶却不知道,若是自己投降以后,公子刘禅的命运究竟会如何。 哪怕徐庶猜测到,陈旭不会亏待刘禅,可事到如今,益州军方向仍旧没有一个重量级人物,亲口向徐庶保证过。 故此,为了刘禅,徐庶仍旧在犹豫。 可是今日,当数万大军浩浩荡荡来到襄阳城外以后,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