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贾诩毒计,长安毁于一旦 (第2/3页)
r> “不如率军西进,攻打长安,替太师报仇!” “若事成,则奉国家以正下;若事败,再逃也不迟!” 贾诩发狠了。 既然王允不准备让自己活,那贾诩也不准备讲道义了。 年近五旬的贾诩,快到知命的年龄了。 贾诩也想安享晚年,再活上个二三十年,效仿郑玄着书立,以求青史留名。 结果,晚年还遇上这等糟心事。 都沉默的人发怒最可怕,因为没人知道沉默的人发怒时到底会爆发有多大的力量。 贾诩的话,成功的服了李傕。 “朝廷既然不肯赦免,我等唯有死战求生。” “倘若攻下长安,则得下,诸将皆是列侯;若是攻不下,我等就劫掠三辅的妇女财物,西归故乡,亦可效仿昔日北宫伯玉。” 于是李傕采纳贾诩的计策,派出亲信游凉州诸将。 郭汜、张济等将纷纷响应。 数千人直扑长安。 吕布本想亲自迎战、速战速决的解决李傕,但被王允否决。 王允令董卓旧部徐荣、胡轸在新丰迎击李傕、郭汜等将。 胡轸和徐荣本就不和睦。 而身为辽东饶徐荣又比胡轸更受器重,于是胡轸临阵倒戈,直接冲击徐荣中军,跟李傕郭汜等人联合击杀了徐荣。 李傕沿途聚拢兵马,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纷纷在中途加入。 一时之间,李傕聚众十余万人,声势浩大的围攻长安。 这可将王允给整懵了! 凉州诸将的反叛太快了,快得王允都没能反应过来。 吕布更是气得当殿怒斥王允。 王允不听良言、执意要惩罚凉州诸将是错,让徐荣、胡轸领兵迎击李傕同样是错。 但凡选对了一样,也不至于让李傕聚众十余万人! 仅仅八日,长安城就被凉州诸将攻陷。 吕布虽然骁勇,但无奈兵少,只能率百余骑突围冲出长安,家眷妻都失陷长安。 李傕等人纵兵劫掠,官员、百姓死伤无数,走投无路的王允含恨自刎。 李傕劫持刘协,自封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 卢植好不容易合谋吕布诛杀董卓打造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临淄城。 郑平携孔素策马泛舟、登山游湖一个月,这才意犹未尽的返回。 回到府上,郑平轻拥孔素:“待得下太平,我自当辞官归隐,携阿素遍游这大好河山!” 孔素心有感动,道:“郑郎不必如此。大丈夫之志当如泰山,巍峨于世,何苦怀念温柔之乡。” 郑平轻笑:“泰山长存于世,不在于其巍峨,而在于其安稳,为诸山之最。” “人生苦短,不过百年,我虽有治世心,但力亦有尽时。” “而下之事,在于传承,遍游河山,亦是替使君及后世之君寻这世间能治世的贤才。” 郑平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只因这乱世洪流,让郑平不得不去执掌权柄,力求下早日太平。 功成名就之日,郑平更希望跟娇妻泛舟江河湖海,登顶五岳群山,游遍这大好河山。 至于隐退之后,谁来治政? 郑平更是不用担心,培养诸葛亮最大的原因就是:诸葛亮有丞相之才,郑平可以放心任其辅君施政。 而郑平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助刘备平定下! 人生匆匆不过百年,郑平还有很多的乐趣得去体验,又岂能将自己的一生都束缚在官场?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观点。 郑平更倾向于“前人种树,后人育林”,先驱者打下,继承者治下,如此才能政清人和,潇洒惬意。 院郑 孔素抚琴,郑平舞剑,一片祥和温馨之意。 但就在此时,门口一个黑影若隐若现,打乱了郑平的兴致。 “翼德,你有事就直接进来,何必在门口躲躲闪闪?”郑平轻叹一声,收剑回鞘,孔素则是起身返回内屋。 张飞大笑,转身进入内院:“显谋先生,俺这不是看你回来了,专程来问候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