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东征准备(一) (第1/2页)
孙权忙着制衡和宫斗,而季汉这边,也开始做起了未来的打算。 如今季汉占据天下八州,国力今非昔比,已经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了。 很多的国事政策,可以多管齐下的开始准备了。 当然,如今的大汉,最大的外部敌人,也就是那么两个,东吴和曹魏小朝廷。 而要应对这两个大敌,主要靠的,还是冀州和荆州两个大州。 冀州方面,诸葛亮坐镇邺城,经过了三年多的努力,终于是初步的梳理清楚了地方政务和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三年没有对外用兵,也算是初步完成了休养生息和政令推行两项基本工作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诸葛亮只需要积攒下足够的钱粮和军械,就可以对幽州用兵了。 甚至连进攻幽州的战略,诸葛亮都已经谋划好了,只要在幽州一路取得突破,攻到蓟县,基本就可以锁定大局。 至于冀州东部的司马懿,未必会领兵救援蓟县.司马懿所求,诸葛亮已经猜的差不多了。 现在的冀州方面,只需要做好钱粮积累,就可以随时出兵。 而荆州方面,张溪现在在为东征东吴的事情做着准备。 东征这个国策,是天子刘禅亲自确定的,那么不管困难如何,最后肯定是要一步一步的实现它。 虽然如今攻吴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准备工作,必须做在前面。 而张溪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建水军。 说实话,以东吴如今的国力,以及东吴君臣保守的心态,你让他们北上争霸,他们既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雄心。 但如果说让东吴据江自守,他们还真的能守得下来。 东吴依然还有天下第一的水军,这支甚至有跨海作战能力的水军,是东吴立足天下的资本。 如果没有办法在长江上彻底击溃东吴水军的话,垮江攻击江东地区,汉军的后勤补给线随时都会被东吴水军掐断,最后难以久持。 当初的赤壁之战,曹cao不选择从荆南进兵,而是选择在赤壁与东吴水军决战,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水战获胜,是进攻江东的第一步。 为此,张溪必须要扩建水军。 毕竟,在短时间内,张溪无法做到让荆州水军的个体战斗力和战斗经验超过东吴水军,如果在同等兵力下,荆州水军也许可以凭借船阵做到远程压制,但近战搏杀,依然不是东吴水军的对手。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是全军覆灭的下场。 因此,张溪要在短时间内补足大汉水军近战能力不足的弱点,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数量取胜。 近战搏杀,个体战力不足,那就用兵力来凑 现在在荆州地界,江陵水军和襄阳水军加在一起,也只有不到五万人,三百艘战船对比在陆口驻扎的三万江东水军来说,总体战力只能说是势均力敌。 但是,如果张溪能把水军数量提升到十万人,近千艘战船的话,在长江水域多线作战,分散东吴水军的布防,以数量优势抵消东吴水军的近战搏杀能力,也不是没有机会获胜。 只是这么做不仅需要更多的钱粮来建造船坞,荆州地界也没有那么多的渡口和水军基地来cao练这么多的水军。 钱粮的问题倒是好解决。 不仅仅因为东征是天子制定的国策,全国上下都必须鼎立配合,更多的还在于负责施政的尚书台,尚书令是李严。 李严这个人吧,真的有点不太好形容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有能力,也有野心的人。 如今的朝廷中枢,论资历,论威望,都是李严最高,能跟他匹敌的诸葛亮,张溪,庞统,徐庶等人都在地方坐镇这么好的机会,李严不可能不抓住。 一方面,李严需要时间来掌控朝政,在朝中安插自己人,巩固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另一方面,李严也需要时间来跟刘禅建立起信任关系,让自己能在刘禅心里的地位,超过其他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