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6章 全才赵传薪 (第1/2页)
尼古拉·特斯拉得意的看着赵传薪。 这是真·无线电。 赵传薪用无辜的眼神,看着尼古拉·特斯拉:“然后那?” 这有什么用? 可以在家里或者户外随意安装灯泡照明? 尼古拉·特斯拉:“……” 心累。 无知。 尼古拉·特斯拉激动的说:“这说明我的实验,用不着沃登克里弗塔建成,就已经完成了。 无线电力传输,省却了输电电缆成本,免去输电电阻的损耗。 地球是内导体,地球电离层是外导体,我的放大发射机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输出共振腔的多次谐波,实现了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 这难道还不够吗?” 赵传薪“咕咚”灌了一大口啤酒,脸色立即就有些红了。 眼睛更红:“所以说,我的雷神之锤,到底还在吗?” 妈的不在让你知道眼睛为何这样红。 尼古拉·特斯拉微微低头:“在是在,但我不想将它还原。” “所以说,你把我的雷神之锤拆了,造了个不怎么便携的手电筒?你就给我看这个?”赵传薪对徒弟说:“本杰明,给他看看什么叫便携户外光。” 本杰明·戈德伯格取出了明灯花,念了几句咒语,明灯花逐渐变亮,散发出柔和的光。 一屋子人看的一呆。 饶是尼古拉·特斯拉的眉头也是大皱:“这是一种伪装成植物的某种照明装置?还是声控?” 本杰明·戈德伯格又念咒语“关灯”。 赵传薪不满的强调:“关键不在那些,关键是,伱改造的这个东西,究竟有什么作用?” 尼古拉·特斯拉对着他的仪器指指点点:“这是抛物柱面反射器,发射器的磁控管,将魔鬼水晶变频后的电能转换为电磁波束,灯泡上的蜂窝状接收器便能接收到电能。能实现全球任何角落传输,不存在信号衰弱的问题。 即是说,这么小的一个装置,就能实现全球范围的无电线广播,不但能横跨大西洋,就算横跨太平洋将信号传输到亚洲也是轻而易举。 我已经掌握了利用人类梦寐以求的免费能源技术。 你知道地球是转动的,如果我能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安装一个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再安装放大发射机。那即便不用发电站,不用电缆,千家万户也能用电!” 经过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番解释,塞缪尔·戈德伯格、瑞秋·克维斯不禁失笑。 苗翠花依旧听不懂。 弗莱迪·帕维特很隐蔽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这还想要上天? 他们都觉得尼古拉·特斯拉在天方夜谭。 和此时西方主流科学界和民间的观点类似,都觉得尼古拉·特斯拉的话,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更像是巫蛊魔法。 什么搜集太阳的能量,什么上天,这听起来多么像那些吸收日月精华的精怪故事啊。 本杰明·戈德伯格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幻想当中。 只有赵传薪忽然脸色变得凝重。 我焯,太阳能是吧?人造卫星是吧?太空发电站是吧? 这在赵传薪看来都没什么稀奇的。 但尼古拉·特斯拉都想到了,多少震撼了来自于21世纪的赵传薪。 赵传薪慎重的问:“那,有没有缺陷呢?” 尼古拉·特斯拉点点头:“磁控管造价低廉,但寿命短,容易损坏。我还没有想到替换品。” 旁边的本杰明·戈德伯格忽然插嘴:“四个特性,电阻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光生伏特效应,光电导效应,导电方向的整流效应。窃以为,这四个特性是有关联的,有没有想到什么材料呢?” 尼古拉·特斯拉越听眼睛越亮。 这四种特性,早上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就被人发现。 但至今尚无人将它们整合和总结。 “我必须承认,你也是一个天才。”尼古拉·特斯拉交口称赞。“你是说的电晶体吧?” 赵传薪却摩挲着下巴:“这不就是半导体的四个特性吗?” “半导体?”尼古拉·特斯拉和本杰明·戈德伯格不约而同发声。 半导体这个名词,在1911年才被首次使用。 赵传薪点点头:“是啊,你们的意思是,半导体可以替代那个磁控管是吧?” 其实半导体在此时代也不稀奇,毕竟已经出现了晶体收音机,只是换成了别的叫法而已。 尼古拉·特斯拉拨云见雾:“先生们,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赵传薪也在记忆中打开了局面,笑了笑:“还有,你说的搜集太阳能,可以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片,再覆盖一层透光效果好的玻璃片保护,就能实现转化太阳能量了。这需要在硅中,添加某种物质,让其对光更加敏感。具体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但遗憾的是,这种东西的可持续性不强,寿命同样很短。一旦废弃,无法回收利用,有毒物质会损害环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