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云雨滂沱,和风催发 (第5/6页)
,一股淡青色的风出现在池塘上空。 “和风术入门1/250” 孟周觉得,这“和风”用生机之风、或者“春风”来称之更加合适。 而这门法术,与他的春水经更是契合到无以复加。 其实,他今日掌握的这两门法术,和春水经的契合度都极高。 若说云雨术与春水经的契合度在九成五,那么,和风术与春水经的契合度则是十成。 这股淡青之风吹过池塘,吹出沉积在池塘底,生机萎靡的二十五颗莲子。 这些莲子,各有各的毛病,有的干瘪不饱满,有的干脆只剩一半,这是他们被其原主舍弃的原因。 可在这“和风”的吹拂下,那所剩不多的生机被唤醒。 若是没有别的措施,它们“醒来”后也是注定的悲剧。 如同昙花一现,油尽灯枯,它们体内那微薄的生机,根本不足以支撑起存活。 不过,对孟周来说,只要它们能够“醒来”,后续就变得很简单。 他隔空向二十五颗莲子中送入蕴含浓郁生机的法力。 于是,就像是即将燃尽的油灯被续上了新的灯油,蕴藏在二十五颗莲子中的生机开始迅速壮大。 它们生根,它们发芽。 虽然根很柔嫩,芽也很柔嫩。 可就在孟周注视之下,二十五颗鲜活新嫩的幼苗出现在池塘底。 而随着二十五颗灵莲子变成二十五株灵莲苗,从一颗准生命体变成正式的生命体。 虽然很幼小、很脆弱,但生命的共性特征依旧开始起效。 其敞开的生命门户开始关闭,和风术对它们的影响停止在了这一刻。 当然也可以强行干预,但那就是法术效果了。 是违背其本身生命规律的,基本一次就废。 孟周将一颗灵莲幼苗摄入手中,将源源不断的和风吹入其内,才刚生根发芽的灵莲幼苗迅速生长长大,很快就长出一根又长又直的茎,一朵巨大如伞盖的翠绿荷叶。 而后,又以rou眼可见的速度,从一个花骨朵开出一朵白中带粉的荷花。 香气迅速扩散弥漫,沁人心脾。 最后,荷叶枯萎,荷花片片凋落,只剩一朵莲实饱满的莲蓬。 最后的最后,这朵莲蓬连同其中二十几颗莲子一起如烟一般消散。 孟周仔细感受其中变化,虽然,从强行打破其生命规律开始,这株幼苗的结局便已注定。 但其走过的每一个生命过程,又都是真实的。 “我是不是可以备一些效果独特的灵种当成法术种子?” 孟周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不过,很快就又被他按了下去,这不是现在的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成功入门和风术之后,孟周却反倒将心力全部集中在对云雨术的修炼之上。 孟周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玩意儿法力消耗好快! 回气半小时,消耗三分钟。 孟周就保持这样的节奏,一天往返于静室与湖心亭之上便是足足四十次。 当他将全部心力专注于这一门法术,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增加了800经验。 对这项法术的掌握程度,直接从入门跨越初成,直入小成之境。 对云雨术层次的提升,带来的变化是云雨团的规模变得更大,单位法力可以催动的云雨团越来越大,能下的雨自然也越来越多。 初成之后,云雨团规模便已经超出了池塘范围。 但为了避免浪费,孟周有意控制云雨团只在池塘上空。 掌握层次的提升带来的改变是云雨团变得越来越厚。 其次,孟周施展起此术更加熟练,“前摇”变得越来越短。 入门时,单是前摇都要一分钟以上,初成后之间减半。 小成后,整个施法动作更是缩短到二十秒之内。 有限的法力,依旧只能下三分钟的雨。 不过,雨势倒是rou眼可见的变大。 从入门时的毛毛雨到初成时的绵绵细雨,等到小成之时,雨势已经淅淅沥沥非常清晰了。 孟周正式修炼云雨术的第三天,即七月初五中午左右,云雨术从小成突破到大成。 施法动作缩短到十秒钟之内,雨势也变得更加巨大,已经勉强称得上是暴雨了。 只不过,这暴雨的范围有点小。 而且,即便他连续下一天,实际上也就二个小时而已。 此后,孟周又连续积累近三日,在初八这天凌晨刚过,云雨术又大成突破到大师层次。 不仅施法动作被更进一步缩短到了五秒钟之内,局限在池塘范围内的灵雨,已经不是普通的暴雨。 虽然每三四十分钟才下三分钟,但等到初八中午的时候,原本干涸的池塘已经蓄满了水。 还是富含二阶灵气的灵雨水。 坐在湖心亭中,感受着脚下的潋滟波光,孟周只觉神清气爽。 这些天他将全部心力都集中在云雨术的修炼上,却一点都不觉得疲累,反而有点枯燥。 因为绝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静室中调息回气。 现在,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缓一缓。 孟周从翡玉蜗壳中掏出一本记录了许多常见一阶法术的法术书。 因为练气期走得太快,有很多对其他修士来说几乎是必学的功课,他都缺课了。 比如传讯类法术,他就一个都没有学。 此刻,孟周决定补上这一课。 他挑中了一阶传讯术中最难的一种,飞识术。 直接用法力作为承载记录讯息的载体。 稍微研究一下孟周就发现,这个名为一阶上品的法术,其实应该是一门二阶下品法术的削弱版。 彻底削掉了有关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