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三、寒门谋士 (第3/3页)
到了京城,别忘了给我们写信,讲讲万国来朝的洛阳盛景。”
燕六郎搓搓手,有点兴奋道: “明府,敕书敕书呢,给大伙瞧瞧呀,我六郎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种规格的敕书呢。 “听闻,这种敕书上,会有当今圣上亲笔提的一个‘敕’字。 “咱们这些乡野小民,没法一睹天子龙颜,但瞧一瞧天子尊字也好啊,够给儿孙辈吹的呢。” 欧阳戎瞧了他眼,又看了看围聚门外的众人,气氛喜气洋洋,他们皆投来了期盼目光。 众目睽睽下,今日两手空空、甚至袖中还少了份奏折的年轻县令摇摇头说: “敕书不在我这,在宋大人那里。” 燕六郎一愣,替身后众人问出:“宋大人那里……那宋大人呢?” “走了啊。”欧阳戎如实道:“回京城交差去了。” 刁县丞百思不得其解:“那怎么把明府的敕书带走了,不是任命了明府御史台的侍御史……呃。” 老县丞的话语戛然而止,眼睛缓缓瞪大如铜铃,匪夷所思:“你你你该不会……” “为何不会?”欧阳戎一脸好奇:“他们给我升职,我就一定要去吗?” 顿了顿: “不过这回正好,洛阳来个人,替我顺路递封折子上去,倒是不用麻烦六郎你们跑一趟了。” 欧阳戎笑着点头,环视一圈周围。 却发现县衙门口的空气有些寂静。 离闲、离扶苏一家,刁县丞、燕六郎等县衙官吏,还有围观群众们……场上所有人的表情震惊愕然的看着他,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六品的京官侍御史,不……不要了? 消化了许久。 谢令姜率先开口,担忧道:“大师兄,这算不算违逆圣旨” “不算,只是敕书。” 离裹儿眼神复杂的看着欧阳戎,率先解释道: “敕书是政事堂或天官上书提议,陛下签字,并不是圣上亲自下令的制书,算不上违逆圣意,只算合理请辞。 “这方面,本朝还有魏晋遗风,朝廷征辟,贤人名士自可拒绝,不过,除了丁忧或染疾,本朝还未听说过有人辞拒过敕书的……” 离裹儿又看了眼泰然自若的欧阳戎。 刁县丞看向欧阳戎,唉声叹气: “名士是可以辞拒养望,可是……万一上面当真了,或生气,下次不提拔你了怎么办?岂不是玩砸了,试问谁敢试看啊。” 老县城忍不住问:“明府是要清名养望还是……” “别瞎猜了。” 欧阳戎摇摇头,打断众人七嘴八舌的话语: “只是单纯觉得这个侍御史不适合而已。” 他朝众人调笑道:“说不得,上任第二天又忍不住秉笔谏言,帝王一怒,再被贬谪龙城,与诸位相见。 “另外。” 欧阳戎眯眼说:“最近寻了个新‘职务’,可不能随便离开江南道。” 年轻县令摆手离去。 众人瞠目结舌看着他潇洒修长的背影。 谢令姜侧目,离闲一家人怔怔出神,呆立原地。 众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一番举措后面的真正含义。 重若千金的含义。 这惊喜似乎来的……有些太快了。 离闲突然有点想哭。 离扶苏低头也揉了揉眼角,抬头再看,确认不是幻觉。 “都回去吧。” 欧阳戎没有看离闲一家人,率先离开县衙门口,在众人的呆然目送中离去。 谢令姜脸色恢复平静,拎匣跟上大师兄脚步。 离闲一家人迅速反应过来,跟了上去。 经过梅鹿苑门口,离闲等人本以为前方那道年轻身影会照常拐进门中,却没想到,他目不斜视的经过梅鹿苑门口,径直来到挂牌苏府的府邸前,旁若无人的进门。 谢令姜与离闲一家人面面相觑。 少顷,苏府长廊上,表情淡然的欧阳戎,即没有去漪兰轩,也没有去作为一家之主的离闲书房,而是轻车熟路的走向了聚贤院。 年轻县令走入离扶苏的书房,挑了一条末位的椅子,自若坐下,他手撑下巴,两指轻敲扶手,垂眸等待,似是沉思。 俄顷,后方尾随的离闲一家人陆续进屋,或情难自禁,或欣喜若狂,或忙碌倒茶。 自今日起,洛阳周廷少了一位最年轻的侍御史,江南苏府多了一位寒门出身的弱冠谋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