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赠刀 (第3/3页)
欧阳戎转头,瞧了眼胡夫的背影,手陇袖内,默默跟上步伐。 这位天子私使到来后丝毫没有提王冷然等人的事情,很显然,是因为这确实不在他南下此行的职责之内。
眼下确实只是路过江州罢了。 相信随后经过洪州,这位胡中使也只是路过而已。 王冷然、朱凌虚,还有远在桂州惹祸龟缩的蓝长浩,皆无事。 欧阳戎抿了下嘴。 登上马车前,这位络腮胡宦官中使忽然回头,朝正蹬上枣红胭脂大马的弱冠长史说: “听闻欧阳长史深得浔阳王青睐,造像之事全盘托付之,今日一见,果然年轻俊杰啊,难怪浔阳王殿下信赖。” 欧阳戎微愣,抱拳:“中使过奖了。” 顿了顿,他敏锐察觉到什么,垂目问: “浔阳王殿下思恋陛下,最近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胡中使既然是洛阳宫中来,应当面见过圣颜,何不与浔阳王讲讲。” 从骑在冬梅上的欧阳戎视角看去。 胡夫身后方,天际的火烧云已经随着一轮落日、齐齐潜入漆黑地平线下, 只剩一抹余晖的光晕将地平线边缘染成赤红色的一线。 他光线昏暗下的络腮胡脸庞,隐约没有表情,当着周围一众侧目宫人的面,摇摇头,淡淡道: “还是算了,杂家职责繁忙,明日还要赶路,待杂家归来,再替陛下看望殿下吧,长史告辞。” 载着洛阳中使与宫人的马车缓缓远去。 欧阳戎微微挑眉,目送这支车队离开,少顷回头,径自返回槐叶巷宅邸。 当夜。 欧阳戎一袭隐蔽黑衣,赶到浔阳王府。 聚贤园书房内,不等众人寒暄,他直接提起胡夫之事,问道: “伯父在东宫时,可认识此人?” 欧阳戎脸色有点担忧。 该不会和妙真一样,也是结过仇的吧。 离闲努力思索,摇了摇头,不解问:“不认识,檀郎问这个做什么。” 欧阳戎欲语,韦眉忽道:“阉人的话,顺伯可能认识。” 众人一愣,少顷,离大郎唤来了老管家顺伯。 这位离宫多年的老宦官听完欧阳戎的问询,顿时感慨: “没想到小胡子现在这么出息了。” “小胡子?”面前闪过那张络腮胡脸,欧阳戎嘴角抽搐了下:“顺伯很熟?” “算是杂家的一位干儿子。” 顺伯老脸有点不好意思道: “本以为殿下与杂家失势,这义子应该被排挤的呆不下去。真没想到啊。” 欧阳戎等人面面相觑。 夜谋结束,回到宅邸,欧阳戎房中踱步,摸了摸下巴,嘀咕: “有这旧情,应该不算恶意吧,傍晚的暗示,也是因为这层渊源?想引我注意,难道有何情报要说……” 思索一夜,翌日一早,欧阳戎准时前往,送这位天子私使船只离开。 浔阳渡,一艘官船停泊,欧阳戎亲自将胡夫送上船。 船暂未开,二人站立甲板吹风,周围宫人距离稍远。 欧阳戎趁机道: “浔阳王殿下说,期待胡中使顺利归来,到时候会与王刺史还有下官一起,在码头相迎。” 胡夫多看了一眼欧阳戎,严肃脸色不变:“浔阳王折煞了,欧阳长史客气了。” 欧阳戎看了看这位谨言慎行的宦官,朝他笑了下。 胡夫忽然道:“那浔阳王与长史大人可要在城里好好等杂家回来啊。” 欧阳戎点头:“那是当然。” 胡夫又说:“希望下次回来,浔阳王与长史大人还在浔阳城里等杂家。” 欧阳戎心中微怔,这不是一句话吗,怎么重复两遍? 不等他多试探,胡夫拍拍袖子,转身离开:“船要开了,长史大人后会有期。” “好。” 欧阳戎犹豫了下,从腰间取下一柄今早出门额外携带的短刀,递给胡夫: “一点心意,望中使收下,中使此去,乃是赦免戍卒,会与他们打交道。这批北归戍卒中有一些江州折冲府的将士,中使想必知道。” 他朝脸色好奇的络腮胡宦官中使道: “若有遇见,中使可出示此刀,就说是秦将军赠送,应该能拉近些关系,方便中使劝说。” 胡夫点头,随手接下,自若收起,拱手淡道: “多谢长史赠刀。” 俄顷,船开,人去。 下一章在上午,兄弟们早点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