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十一、防贼 (第1/3页)
今夜的浔阳楼被豪横包场。 迎来了久违的繁华热闹。 停歇多日的秦娘子的琵琶声再次响起在浔阳江畔的夜色中, 引得经过江畔高楼的游船不时地停泊倾听…… 战争是经济的晴雨表。 而一场战役的主旋律,或本质,是消灭敌饶有生力量, 而不是全部敌军。 蔡勤军内的有生力量是什么? 自然是以一千五百返乡戍卒、投降的洪州府兵为主的五千精锐士卒。 除去留守洪州城的,还有被朱凌虚父子策反的部分洪州投降府兵。 蔡勤主军的精锐兵力,仍旧比王冷然的援军多不少。 可是经过牯岭之战,朱凌虚临阵倒戈,王冷然、赵如是的前后夹击,主军大溃,蔡勤携八百轻骑逃走, 只不过当时夜色阑珊,牯岭又是毗邻一片深山老林,不少溃败的洪州步卒丢下武器,就近逃入了深山老林,否则战果还能更大。 不过也有溃兵往江畔船队那边逃,只不过迎接他们的是副将秦恒的一把大火。 总的来,牯岭之战,蔡勤军的伤、亡、降卒将近千人,剩下大半虽然逃走,但是短时间内,应该是聚集不起来了,更别提此役对于此前一直势如破竹的蔡勤匡复军的士气打击了。 不过也不准。 毕竟出了个叛徒朱凌虚,才导致功亏一篑,想必蔡勤等匡复军将士们现在对于这位三姓家奴,应该是恨得牙痒痒。 不过敌方之痛,乃是胜方之喜。 失去有生力量,江州境内原本望风而降的县城纷纷挣脱出来,喜迎王师。 一座座江州县城被陆续收复…… 前线战事的大获全胜,使浔阳城内的士民工商等各行各业生机盎然起来。 愈发安稳的浔阳城,再度成为趋利避害、南来北往的商贾行人们青睐的落脚点。 浔阳江畔的歌舞生平暂时又回来了。 今夜,江州大堂主持的这场庆功宴,在浔阳楼这座重新开门的江南名楼举办。 特意请来的琵琶大师秦娘子。 不过真正的主角,是亲自到来庆功的浔阳王离闲,与大胜而归的王冷然、朱凌虚父子、赵如是、秦恒等人。 欧阳戎带领燕六郎、元怀民、陈幽等江州大堂官吏们一起赴宴庆贺。 甚至连监督浔阳城的彩裳女官妙真也来了,带着一众新赶来的女史宫人一起,宣告女皇陛下的最新嘉奖。 不过欧阳戎瞅了瞅那一批女史宫人,里面没有容真的身影。 也不知道这位冰冷冷宫装少女还在不在浔阳城。 “良翰兄在想什么呢,该不会也是沉迷于秦娘子琵琶音?” 脸色出神的欧阳戎,思绪被旁边座位的元怀民打乱。 回过头,看了眼。 元怀民一边仰头喝酒,一边微微眯眼,摇头晃脑倾听大厅中央高台上的琵琶娘弹奏。 看得出来,元怀民对于庆功宴的主题不感兴趣,只对因为战事、许久未曾听到的仙乐兴致勃勃。 今夜的晚宴,欧阳戎并不算主角,只是过来例行庆功的。 他与元怀民的座位,离最上首的浔阳王颇远。 欧阳戎抿了口酒,倾听着琵琶声,转头看了眼大厅景象。 浔阳王离闲坐在宴席最上首。 王冷然与朱凌虚分别坐在他的左右手,作为今夜的主角。 至于朱凌虚的长子朱玉衡,和吉水县尉赵如是,则是坐在欧阳戎和元怀民等江州官吏对面。 众人坐成左右两排,中间的空地舞台上,是秦娘子的琵琶声、与身姿婀娜的舞女。 端酒的美婢不时的款款经过席间。 “欸,良翰兄,今夜美人美酒美声,还有美味佳肴齐聚,可你们怎么不是在发呆,就是在聊……难道就没人欣赏这些真正美好的事物吗。” 这时,身边元怀民的语气有些激动,头不回道: “良翰兄你看,秦娘子好像看过来了,她好像在看在下…… “秦娘子果然和在下一样,是个雅人,她也发现佳音无人欣赏吗……哎,秦娘子应该是看出来了,宴席虽闹,却只有在下欣赏她的琵琶音,不然秦娘子这含情脉脉的水汪眼神是怎么回事……” 元怀民语气蛮骄傲。 欧阳戎闻言回神,忍不住瞧了瞧好友的欣喜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