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十四、毡帽 (第2/3页)
离派彻底划清界限了。 “此人做事倒是果断,不得不说,时机把握不错。 “卫氏确实也需要他,这次策反,和牯岭之战的军功,算是卫氏政绩。” 欧阳戎转头,语气如常: “没什么好遗憾的,这种三姓家奴,咱们要他来作甚,投卫就投卫吧,咱们可不是垃圾箱,什么玩意儿都收。” 谢令姜皱眉道: “不过这朱凌虚确实老jianian巨猾,大师兄最近刻意轻辱、刺激他们,竟然都忍得住,一点类似哗变的错事都没有犯。” 离裹儿转头看欧阳戎,轻声道: “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本就是在蔡勤兵势最盛的时候,跟着朱凌虚投反,武夫本就骄惯,原本以为是胜利之姿,像在王冷然那里一样当大爷供着,没想到却做了孙子,估计现在痛饮欧阳良翰狗官之血的心思都有了。 “这说明朱凌虚确实善于治军,能够压下属下不满,这批洪州降卒被他管理的很好,内外一致, “抛开此人卑鄙骑墙不谈,确实有领军御下之才。想要激怒他犯错,倒是难办了。” 谢令姜抿嘴:“你倒是会夸人。要不也上书一封,捧杀去夸吧。” 离裹儿立马回道:“用伱大师兄以前的话说,这叫战术上重视对手。” 欧阳戎轻笑: “没有哗变生乱,说明御下有方,掌控力确实强,这一批洪州降卒就和他朱家私军一样。” 他当众点头:“其实这是好事啊,越私越好。” “好事?这是何意。” “嗯。” 欧阳戎淡淡应声,就在谢令姜、离裹儿、离闲等人好奇等待他后面话语之际,欧阳戎忽道: “投名状都交了,卫继嗣又成了江州道行军大总管,开始组建班子,看来,咱们这位朱大都督的新任命书,应该在路上了。” 离裹儿蹙眉:“你的意思是说……” 欧阳戎点头: “嗯,江州已经解围,自然要乘胜追击,洪州就是下一个目标,卫继嗣不会等的,岂能白白留给蔡勤太多整备时间,现在正是最佳时机。 “哪怕他还在北边组建行军,但也不影响江州现存的兵马前突。 “至于相应人选,王冷然几斤几两,卫继嗣估计比咱们都清楚。 “所以,试问还有什么比原洪州都督更适合去收复洪州的?” 众人不由侧目。 这场书房会议结束,过了两日,风平浪静。 城里,朱凌虚每次见到欧阳戎都是客客气气,温和礼貌,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人关系很好,压根没发生过某些捧杀之事。 至于欧阳戎,态度淡淡以对,颇显高傲,一直没给朱凌虚好脸色。 后者面色也不恼。 一冷一热。 只是分开后,转过头来,一老一小俩狐狸皆表情恢复平静…… 这一日,江州道行军大总管、魏王卫继嗣的任命状发至江州大堂。 任命洪州都督朱凌虚为前军总管,以江州折冲府精卒、洪州降卒、扬州援卒等府兵组建征讨大军的前军兵马。 不日,出击洪州,夺回失地! 需要说下,大乾、大周的军事制度,有“驻军”和“行军”两套体系。 前者是日常设在地方的折冲府。 后者,主要兵源是由府兵制下的各折冲府提供。 发生战事之时,朝廷会授予某人,某某道行军大总管或元帅的头衔,就近挑选各地府兵,用于征讨贼人。 行军大总管的具体头衔,一般以用兵的战区地名为主。 所以这次卫继嗣被授予江州道行军大总管头衔, 虽然地图上并没有江州道这个地方,但是战事发生在江州,便以它为名, 总管此地的全部战事,甚至包括后续讨伐李正炎的战事,权力不可谓不大。 当然,这个头衔,一般是临时性的,战争结束后,头衔便会取消,这种野战军也会解散,并各自回归驻军建制。 而一支征讨大军分为前军、中军、后军等,一般设有六军, 每军都由一个行军总管统领,每个行军总管,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帅。 而前军总管,算是六军总管之中,数一数二的重职了,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