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零七、换血 (第1/3页)
不是吧君子也防匠作一百零七、换血朱玉衡死了。 欧阳戎收到这道消息时, 日常巡查完毕双峰尖正在开建的大佛石窟,在赶回的路上。 远处一骑,快马加鞭而来,骑士将一封线报毕恭毕敬递给口中的“燕参军”。 燕六郎立马禀告给马车内闭目休息的欧阳戎。 “谁杀的?” 欧阳戎眼不睁。 外面与车夫同坐的燕六郎,看了下信,有些嘘唏: “蔡勤,越子昂。” “越子昂?” “嗯,据线报,当时也在洪州城头。” 欧阳戎颔首,言:“李正炎此前派出的援军到了,他应该是随军支援洪州的。” “明府分析的有道理。” 欧阳戎点头:“然后呢。” 燕六郎细细道来: “朱玉衡逃奔千里,抵达洪州城时,人疲马倦,他当时好像取出了一件信物,派人呈上,说了投奔之事,蔡勤、越子昂允许,但不准全部入城,要求朱玉衡先进城献表。 “朱玉衡没有犹豫,携十来名亲卫策马进城,然而刚过城门,就被乱刀剁成rou泥。 “当时城头上,蔡勤、越子昂都在,冷眼旁观。” 欧阳戎默然,燕六郎感慨: “真是报应啊,投来投去,投多了,人家都不信了,欸。” 欧阳戎忽问:“那批作为先锋的降卒呢。” “明府关心这个?”燕六郎点头:“朱玉衡一死,群龙无首,顺势全降了,跑回来的很少,而且他们本来就是洪州人氏,蔡勤倒也没为难他们。” 欧阳戎点头:“李正炎、蔡勤是个讲究人。” 燕六郎点头:“明府也是讲究人,这几日处理朱凌虚父子收尾之事,放过那么多人……” 欧阳戎摇头:“我算不上。” 燕六郎哑然,放下信,有些奇怪道: “不过上面说,越子昂当时,冷笑讥讽,骂了几句……也不知何意。” “说。” “这……骂了明府,还是不说为好。” “没事,听听。” 欧阳戎点头。 燕六郎只好坦白: “当时越子昂举着一顶毡帽说……炎公真神机妙算,走前特意提醒,没想到还真发生了,朱玉衡,尔父子还想再来一次?这种假借信物的小把戏,是欧阳良翰教你们的,实在幼稚可笑!” 欧阳戎轻笑一声: “骂得好。” 燕六郎好奇,欧阳戎没解释,摇摇头: “回去吧。” “是。” 半时辰后,欧阳戎返回江州大堂。 前线战况本就紧急,和不久前容真解封江州大堂一样,朝堂没有太多时间继续拖延。 神都洛阳那边,女帝已经定性朱凌虚父子叛逃之事,成了铁案,强如卫氏,也无翻案可能,至多断尾求生。 或是后续努力找证据,脱一些罪名,而不是锅全背下。 眼下,朱玉衡之死的消息迟迟传来,欧阳戎能收到,卫氏那边也能收到。 但他毫不担心,这个“投降未果”的后续消息听着有些蹊跷,可影响不了大局。 除了能听懂因果的欧阳戎外,顶多引起卫氏狐疑警惕,至于其它无关利益之人,大多懒得关注,高高挂起。 欧阳戎摇头,嘀咕一句本不该他来感慨的话: “好一个世态炎凉啊。” 这两日,欧阳戎发现,他辞去行军大营长史的消息传回后,陈幽等江州官吏看向他这个长官的眼神有些古怪。 欧阳戎倒是泰然自若,平日里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次卫氏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懵逼出局,让出一块大蛋糕。 而这回分蛋糕,带上了欧阳戎。 但他拒绝的很干脆。 因为欧阳戎做这些,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瓜分战功。 此前吐槽的什么分蛋糕不带他,更多是自嘲玩笑话罢了,讥讽卫氏的难看吃相。 若他只为利益蛋糕,去做这等事,那与卫氏又有什么两样? 首先明确一前提,大乾、大周并不是病入膏肓,只不过是换血机制出了些问题。 必要时候,他可以充当一次换血的催化剂,去除淤块,让本就应该流淌进来的新鲜血液注入。 但欧阳戎并不参与其中,标榜自己是所谓的新鲜血液。 当下魏王卫继嗣失职、征东名将秦竞溱担任江南道行军大总管是如此。 欧阳戎顺应隐隐大势,辅助浔阳王府、化解离卫之争亦是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