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一十、阿青的一天 (第1/3页)
不是吧君子也防匠作一百一十、阿青的一天第396章阿青的一天 一阵商量后。 离大郎离开。 马车呢,谢令姜单掌托着下巴,看着远处江畔,鲜红的枫树林与灿烂的晚霞交相辉映: “八品执剑人就这么厉害了吗。 “得快些六品了,到时候还是一脚一个大师兄……” 眉语目笑了下,她小声嘀咕: “不过听大师兄走前那些话的意思,用好匠作,好像可以破六品的护体真气……八品危及六品……这就是执剑人吗……” 谢令姜叹气,生出点小小幽怨,旋即,马车内男装女郎的高马尾跳动,她摆了摆头,俏脸重新振奋起来: “不管如何,至少不能被一剑一个就是了,这多没面子。” 悄悄放完了“狠话”,谢氏贵女望着落日余晖下的江枫,又发呆了许久,忽然莫名自语: “话说,她六品了没,和那些师姐回去后……” …… 阿青擦了把汗,遥遥看了眼远处红日沉没入大江的晚景。 她继续埋头,清洗僧衣。 悲田济养院,后院一处井畔。 额头有“越”字刺青的清秀少女两手吃力的提了一桶井水,添入水池。 她卷起袖子,露出了白白的细胳膊,抱膝缩蹲在井水池边,先是洗了洗手,然后勤劳搓洗起院中僧人病患们的外衣裳。 浣纱完毕,阿青去牵了几根晾衣绳子。 将新洗的衣衫一一整齐晾好。 手脚勤快的她,喊上院内偏殿里念经的六名僧人,她俏生生的领头跑去斋院,带人领了些晚膳吃食回来。 一一分发给悲田寄养院的老弱病残们。 大伙或排队或坐等,领到晚斋,大都眉开眼笑。 毕竟干饭谁不喜欢,特别还是平民一日顶多两餐的大周朝。 不过也有挑食难伺候的病患,或是家道中落,或是倚老卖老。 只是来帮忙加“打零工”的阿青也不恼,会主动跑去问问,认真记下一些忌口的要求,怕忘记,嘴里念叨着,第二日想起来,她会立马去斋院后厨,和脾气同样不太好的厨子大叔沟通…… 本就内向腼腆、有些社恐的阿青鼓着勇气,干这种沟通、缓解矛盾的事宜,确实有些困难。 不过面对性子糯糯软绵、语气细声细气的清秀小丫头的悄悄询问,任谁性子火爆刁难,大嗓门也不免低个半拍,哼哼几声,软化一点。 很多鸡毛蒜皮的积怨矛盾,都在她说干就干、主打一个速度的勤快沟通中解决。 阿青来悲田寄养院干活,已经一个月了。 若从外人视角看,她适应能力很强。 不过,用外人盯着看三秒、都会腼腆低下头的阿青自己经验总结的话说, 诀窍无非就是一个“勤”字。 勤能补拙,勤能补拙。 何况大多数人也不拙。 阿青不太懂这么多弯绕道理,但是记得某位“新兄长”的一句话。 弱小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阿青时常琢磨,她不清楚傲慢是什么,但想着,人放勤快些总也不是傲慢。 认了那位令人敬慕的“新兄长”后,阿青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 但也有一些东西没变。 悲田寄养院的驻院僧人,还有寄养院中的病患们,对于这位新来丫头的感官不错。 一些当一天和尚念一天经的僧人,念经敲木鱼都勤快了些,无关他念,主要是在经常经过门口的清秀小丫头面前,只要是男子,哪怕和尚,心底都会升起,不给小丫头留个懒汉印象的念头…… 至于穷苦病患们,更是被额刺“越”字的清秀少女某种同样清贫的质朴气质触动,只有生活同样艰难低谷过,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 总有一份亲切在里面的。 分发完食物,阿青额外领了一份吃食,走去后院,某一处石栅栏围拢的井口。 井中没水。 有一僧一地宫。 地宫四面,四幅新补上的佛本生壁画。 北面墙壁,是“月光王施首”。 只见面朝北坐的邋遢青年僧人站起身,双手合十,仰头朝井口微笑念到: “阿弥陀佛,女施主快快下来,上面是无间地狱,别白白受难……” 阿青动作不停,将食物放在托盘里,利用改装的转轮,用绳子将托盘掉了下去,托盘上被她特意绑上的破旧铃铛摇摆起来。 叮铃铛~ 清脆铃声响彻地宫,伴随饭香,回荡往复。 秀真脸色微变,顿时不再渡人,飞速前扑,端碗干饭。 也没管它是净土自生的饭菜,还是无间地狱恶鬼们变化的饭菜。 相信肚子的判断。 阿青扑哧笑了下,转身离开井旁。 她收拾一番,走出了悲田寄养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