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一、助人的方式 (第2/3页)
童了,难得可贵。” 黄萱摇头,眼睛不去看他,偏移到那两位挑选红叶的贵女身上。 二女那边已经挑选完毕,欧阳戎没再多聊,转头看去,她们每人选了几片梧桐红叶,谢令姜、秦缨还各自挑了一把题有诗词的白折扇,不用猜都知道给谁。 离大郎准备掏银豆子,看样子也懒得找钱,欧阳戎悄然伸手,扯了下他袖子,将自己钱袋递去。 离大郎一愣,察觉到袖中多了一个钱袋,了然好友意思,眼底无奈的从欧阳戎钱袋中如数取出对应铜钱,递给黄萱,分文不多,分文不少。 买完东西,四人转身走人,谢令姜与秦缨结伴并肩,打量各自新叶,津津乐道。 黄萱并不知道错过了豪横小费,短时间内卖出两把折扇与数片红叶,已经是意外之喜,收获满满。 周围关注的摆摊商贩瞧见,亦是眼神艳羡,其中有熟人还调侃了几句。 破红袄小女娃像是没有听见,小心翼翼收起铜板,看了眼天色,没有逗留,挎着竹篮子,迈开小短腿跑向前方进城的拥挤人流。 她要趁着太阳还没落山,再多做几笔生意,若是再能遇到刚刚那样豪横的贵客就更好了。 欧阳戎四人同样不知某位破红袄小女娃干劲十足,眼见天色已晚,几人商量了下,就近去往街边一座生意很好的酒楼,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桌菜。 欧阳戎瞧了眼二女各自挑选的红叶,上书娟秀小字。 小师妹买了七片,似是最爱其中两片,爱不释手。 “看看你的……”秦缨好奇凑近,轻念:“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 还有一片,她看清楚后又念:“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秦家meimei挑了什么?”谢令姜也看向秦缨指间那片红叶,轻声:“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欧阳戎失笑,插话: “秦小娘子就一片,小师妹买这么多片红叶干嘛?” “喜欢,劝大师兄莫多管,哼,另外,伱又不教我诗词,我自己学不行呀?这也是翻书。” “翻书人正经书不翻,专门翻这个是吧?怎么小孩子一样。”欧阳戎摇头。 “你才是小孩子。”她杏目微瞪。 欧阳戎笑了下,随手把谢令姜面前的碗筷取来,提起一只长嘴茶壶,倒出冒白烟的茶水细流,清洗碗筷。 旁边的离大郎见状,赶忙有样学样,取来秦缨的碗筷,帮忙清洗。 谢令姜两手撑着下巴,眸光流转的看着心细如发、清洗碗筷的大师兄,压住嘴角,忽问: “这些红叶残句,大师兄最喜欢哪一句?” “都喜欢。” “说实话。” “嗯,都不太喜欢。” 谢令姜脸色并不意外,盈盈一笑:“这个呢?” 欧阳戎垂目清洗茶具中,视野中突然出现一柄折扇,抬眼看去,是小师妹笑颜递来的。 “喏,送你了。” 秦缨同样递出一柄折扇给诧异的离大郎,同时转头,弯唇道:“谢jiejie挑的这一柄,欧阳公子一定喜欢。” 欧阳戎眉头挑起,打开折扇,不等他看完,谢令姜已经吴音糯糯的念出: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 她柳眉弯弯,歪头道: “看我发现了什么,那红袄小娘售卖的五柄白纸折扇,正好有一柄,写有此句,真是缘分。” 秦缨笑说: “谢jiejie有所不知,欧阳良翰四个字,在长安、洛阳有多出名,神都哪家小娘不想见见真良翰?引为风尚。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这一句也成了仕女们提起欧阳公子后津津乐道的诗句。 “看来在浔阳城也一样,连街头随手买把折扇都能碰到……也是,毕竟欧阳公子是本州长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看见大师兄露出无奈表情,谢令姜扑哧一笑,捂嘴俏皮道: “那红袄小娘估计怎么也猜不到,买她折扇之人,正是此句真人。”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争吵声,四人不禁朝窗外看去,楼下不远处的街道上,行人正围拢起来看热闹。 被围拢的空地上,正有一道熟悉红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