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剑仙不过小跟班 (第3/3页)
“好,请教仙姑。” “哼,说吧,什么事请教。”
“先别伸头,别让外人看到了……” “那你别摸本仙姑!” “不小心碰到的,抱歉……” “你真粗鲁!” 很快,欧阳戎带着袖子里碎碎念的小墨精回到马车,一起返回了槐叶巷宅邸。 回到饮冰斋书房,支走了叶薇睐等丫鬟。 欧阳戎把妙思放了出来。 在儒服小女冠站在书桌上东张西望之际,欧阳戎一边走去书架取物,一边随口问道: “你好像不太喜欢道士。” “不是不喜欢,是很讨厌。” “为何?得罪过您?” “他们比你更粗鲁,还一个个板着张臭脸,神神叨叨的,喜欢住在山里,也不知道山里有什么好的,比秃驴还没意思,至少秃驴还知道往城里跑,庙也修的气派,闹市香客多,傻子也多,乐子不少,至少不闷,不像山里道观,你说怎么还不倒闭啊。” 想起了某位面瘫脸道袍青年,欧阳戎轻笑了下,换了个话题: “还没问,仙姑怎么穿的不伦不类的。” “还不是在这浔阳城的缘故,本仙姑在这儿醒来的,这儿的文气有点怪,嚼起来有些不得劲。” “文气怪和你穿的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着呢,本仙姑的衣服可不能随心去换,可是有讲究的,哼。” “那就不穿。” “你真下流。” 妙思背起小手,在欧阳戎的书桌来回踱步起来,不时踢一脚翘起的书角,强迫症般努力压平。 反正欧阳戎瞧见后,觉得可能是继承了当初做墨锭在文房被人压书角经历时的习惯。 她嘴里哼唧: “不过本仙姑也没想到,睡了这么久,摊上个这样的新世道,原本胡汉混杂的乱世被随乾一统,儒释道三宗竟然开始隐隐合流,特别是这浔阳城,三宗文化汇集……啧啧,所以本仙姑化形就穿这样咯。” “还好是戴道冠,不是秃驴光头。” “你,你找死呀。” “你对读书人知道的还挺多。” “嗯,好像是三百年前吧,那时候本仙姑跟着一堆北方士族、书香门第南下,来了这江南,那时候还没江南说法呢,不叫江南道,叫什么吴越之地,可穷可偏僻了,唔,也是在途中认识了不少继承标榜华族衣冠的北地世家,后来,其中有些,还成了比皇帝都牛气的高门。 “不过睡太久,好多事好多人本仙姑都忘了,只有点模糊印象。” “你是说衣冠南渡?” 妙思不答,挠挠头,突然问道: “对了,谢令姜那个谢,是陈郡谢氏的谢吧?” “是,怎么了?” “本仙姑就知道,不愧一脉相承,记得以前陈郡谢氏也有一位才女,本仙姑见过,或许相貌不及,但才气更盛一些,不过此女可惜了……” “这么看,你当真有过很多跟班?” “那可不,本仙姑以前还有个能七步成诗的小跟班,不比你那日一步杀一人的文采差多少……等等,不是!这……这是什么?你掏的这本册子,上面什么字,本仙姑没看错吧!” “《真诰》啊,上清绝学啊,女仙大人不认识?” “本仙姑当然认识,可是……可是牛鼻子的玩意儿,你怎么会有?” “我就不能有吗,本跟班稍微好学点,捡到一本,闲着也是闲着,学学怎么了?又不犯法。” “这不是犯不犯法的事,你……你不对劲!” “哪不对劲了,你就是固有印象,不是都说了这世道三宗合流吗,在下也合流合流,嗯,听说符箓绘制最缺的,是一种世上罕有的灵墨,仙姑可知,这种灵墨从何而来啊?” 桌上踱步的妙思小身板顿时僵住,桌前的气氛寂静了会儿,只听见一道弱弱语气传来: “那个……现在走还来得及吗?本仙姑好想好想谢姑娘……能不能回去下……” 欧阳戎不语,面上笑容却愈发和蔼亲切。 不久前还傲娇霸气的小墨精露出了一张比哭还难看的笑脸: “欧阳公子,您……您能不能换个随从跟班?” 作为小跟班的俊朗青年把一本小册子悠哉塞到了她无处躲闪的手里,同时指肚勾起,摸了摸这颗小脑袋: “女仙大人,请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