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九章 抓软肋 (第3/3页)
军队掉头往西南走的当夜,察哈尔部之前追踪在后的一路人马,汇集了周边分散于各处的兵马,凑集约七八千兵马,也开始轻兵往大明军队的方向靠拢,双方一度相距不过四五里,双方在急速行军之中,甚至都能看到对方军队所举起的火把。 即便如此,大明军队一方仍旧无动于衷。 “少将军,鞑子在我们侧后方,已经追了一个多时辰了。”关敬在派人探查过敌情之后,策马到王守仁马前汇报情况。 王守仁道:“这明我们判断对了,相信明日午前,我们就会遇到另外阻截我们的鞑子主力!” 关敬请示道:“那要不要先把后面这一路给吃了?” 王守仁亲自举起火把,手上的火把挥舞了几下,随即有信号弹升空,这是提醒军队继续快速前进的信号。 “后方鞑靼人马数量,必不在我军之下,与之缠斗必定会浪费半日以上的时间,现在就是一争高下的时候,哪怕差盏茶的工夫,我们都可能阻截不住鞑靼汗庭的人马!不必惧怕后方鞑子来袭,也不必担忧明日遭遇两方夹击,只要他们敢进入二里范围之内,让他们知道六百门炮齐射的威力!” “是!” 关敬马上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交战费时间,而且鞑靼人也未必是真的想决战,只是想把大明军队给拖住。 至于怕对方合围……大明这边还真不怕。 本身大明一方也是机动性非常强的骑兵,就算被围,大明朝着一个方向突围,鞑靼人也只能仓促营帐,而且谁进入大明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都是找死。 等于…… 你们围你们的,我们就是要往一个方向走,你们也围不住。 我们往哪个方向走,哪个方向就是你们的薄弱环节所在。 至于你们想用引战的方式,把兵马堆过来……只要不是在我们行进路线上,我们也懒得去追懒得去打。 …… …… 一一夜的急行军,大明一边走了近三百里。 明之后,旭日东升时,后方察哈尔部追上来的人马数量,已从七八千增长到一万以上,且还有聚拢各处人马继续增强实力的倾向。 但对于大明一方来,那不过是个数字。 他们的目标就一个,那就是找到鞑靼人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他们迁徙的族民,谁杀鸡焉用牛刀? 我们就是喜欢用牛刀来杀鸡,而且越接近你们部民,你们越是要与我们决战,否则你们就只能看着族民被我们屠戮殆尽。 “牛羊,大批的牛羊!” 当大明一方穿过一个山头时,很多士兵还在一边骑马,一边吃着干粮喝着水。 也就在此时,远处一片空地内,有大批被遗弃的牛羊,数量至少在两三万之数。 王守仁将马鞭一挥,用鼓舞士气的口吻道:“鞑子汗庭的人过去必定没有半,他们为了逃走,连生存所用的牛羊都遗弃在野地,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穷途末路到了!继续追击!” “追击!” 好似望梅止渴一般。 本来这连续几的行军,大明将士也没搞清楚自己到底在干嘛。 是要去找鞑靼王庭的人马,可追了几也没见人影。 但现在他们好似觉得胜利就在眼前,过去几日的奔波,就是为了追上鞑子部民之后敞开膀子杀担 于是乎…… 大明军队竟连短暂休整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又踏上征途。 …… …… 当大明军队在明之后继续展开急行军之后。 鞑靼追击一方显然已经坐不住了。 什么不能进入大明军队二三里范围之内,什么要引大明军队往别的方向追击……好似都不重要了。 再不交战,真就是把族民中的老弱妇孺交给大明去炮轰,甚至都不用炮,大明将士直接用马刀就可以在他们要保护的族民中展开杀戮。 随着大明进军。 王守仁所预言的,鞑靼人截击的人马也来了。 当前面有大批的鞑靼兵马在集结时,军中将领也很佩服王守仁的判断力,连这个都能预料到……简直是神乎其神。 但其实对王守仁来,这不过是对战局的基本判断。 因为当他们即将追上鞑靼族民的时候,负责护送族民的鞑靼一部必定会原地留守,以跟大明交战来拖延时间,掩护其族民继续转移。 当遇上挡路的鞑靼军队时,这明大明一边距离鞑靼族民的距离已不会超过五十里,最多两三个时辰就能追上。 “列阵!” 大明一方也不客气。 追是不用追的,前面有敌人那就打,进入射程就射……先火炮,再火铳和弓箭,最后是近身rou搏……总归套路是非常固定的。 如果鞑靼人还想玩佯败转移的套路,大明也不会去追,因为现在都知道你们的薄弱点在哪里了,追你们这些正规军还有何意义? 只要把你们的“软肋”给拿捏住了,你们就必须要集合所有能上马的人马,与我们决战。 这才是最好的战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