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创造生产力 (第3/3页)
了赚钱而赚钱,黑心无良商家专坑百姓?
所以佀钟过去求助于内阁三人,但也只有谢迁停下脚步听了听佀钟所说的话。 谢迁笑道:“我倒觉得,张秉宽此举也没什么不好。” 他当了无良商家,如果出了事,犯了众怒,那我们这群人应该为之高兴。 为啥不让他主动往前冲,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难道我们还要阻止他不成? 佀钟道:“以开设盐场,将本该属于府库之银,挪作私用,谢阁老难道认为此举妥当?” 谢迁惊讶问道:“张秉宽有说过,他造出来的盐,不用抽盐税吗?” 佀钟想了想。 好像张周还真没提过,皇帝也没说过这件事。 “呵呵。”谢迁笑道,“只是张秉宽想以海宁卫一处修个盐场,便以此来造船,他也是把晒盐这件事看简单了,待他碰壁之后,我们也有得热闹瞧了。” 正说着,马文升老而弥坚一般快步从他二人身边路过,道:“我看未必吧?” 马文升仍旧是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仍旧出缺。 而吏部的差事目前由程敏政代劳。 谢迁笑道:“负图你何必杞人忧天呢?我就不信,一个人永远不会行将踏错,我们不期望他在北方用兵时出错,难道期冀他在某件他所不擅长之事上栽个跟头,都不可吗?” 马文升本想说,张秉宽敢做,他就一定有如此的底气。 但他料想,谢迁绝对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而谢迁在佀钟面前如此说,明显也就是代表内阁表个态而已,其实谢迁真的觉得张周会失败吗? 马文升也不知道谢迁具体怎么想的,这种时候,他也就不会随便去发表议论。 …… …… 乾清宫旁,刚修好的西暖阁内。 朱佑樘跟他的贤妃,还有二皇子朱厚煊,以及太医院的一行人,正在为朱厚煊诊病。 “怎么回事?你们到现在是什么病症,都还没弄清楚吗?难道只有秉宽在的时候,你们才能好好诊病吗?” 朱佑樘对几个太医没什么好脾气。 院使仲兰已经离休了,听说回去之后随即便病故了。 而如今太医院的院使是王玉。 王玉非常喜欢钻营,在弘治五年时,他自行上奏提请升为院判,就被名臣王恕参劾,说他“不安职分,希求升授,于理不可,论法难容”,历史上在弘治十二年七月,他如愿以偿得到了通政使司右通政,兼太医院院判的职位。 但因为有张周在,这两年太医院内近乎是死水一块,王玉到现在也不过是补位仲兰当上了院使。 眼前皇帝对太医院的态度,就很说明问题。 院判刘文泰见上司不说话,主动走出来道:“陛下,二皇子已经对症下药,相信很快就能痊愈。” 刘文泰也是个“狠人”。 是治死宪宗和孝宗两位皇帝的关键人物,宪宗死时论罪不重,只是降为御医,但孝宗时更过分,孝宗不过是因为在弘治十八年亲自出城祈雨,结果真下雨淋了点雨,从发病到死亡一共才九天……大夏天直接给上“大热之药”,吃得朱佑樘当场流鼻血,小病直接举成了国丧。 如果以前刘文泰这么说,朱佑樘或许就信了。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张周连天花都能治好,愣是让一个在华夏流传了几年前的病就此消失,而你刘文泰还在这里说什么马上就好?信你个鬼! “朕不管旁的!现在就去研究秉宽的书!” 说着,朱佑樘把张周留下来的照顾婴儿手册拿出来,再让李荣给递过去。 几名太医院的人都很尴尬。 我们给人治病,居然要看别人的药方?陛下还真是不给面子啊。 但碍于皇帝的旨意,他们也只能默认,并拿着小册子回去“研究”去了。 …… …… 朱佑樘心情烦躁。 那边周太后叫他过去,大概也是要问重孙子的病情,朱佑樘便耐着性子过去拜见。 周太后屏退了身边所有人,这才郑重其事问孙子道:“皇帝,皇子生病之事,你没有发现什么蹊跷吧?” 朱佑樘一怔。 他似乎明白周太后所指。 “哀家不喜欢恶意揣测他人,但有些事,还是有防备为好,也可能是皇宫的风水不好,你的孩子病得太多了,好像只有太子……” 周太后说到这里,也可能是觉得不太好继续这个话题,轻叹道,“你把秉宽给支出去,就是你的不是了。你也知道他能做到一切。却不知,秉宽他是否也算到了小皇子这场命中劫数呢?” 朱佑樘一想,张周还真没提过这孩子会有什么病这一说。 “皇祖母,秉宽曾说过,这个孩子,是朕命数之外所得,对于他,或者连天命都难测。”朱佑樘道。 “嗯。”周太后点头,“别太担心,总会好些的。你也要努力了!若是你的子嗣多了,何须担心那么多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