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五章 进可攻退可守 (第1/3页)
陈锐带着极大的不情愿,引三千多兵马就去驰援宁夏了。 对陈锐来说,这简直是送死的差事,所以他也没打算快速抵达,至于横穿河套之地……更是连想都别想,陈锐秉承着「将在外」的原则,愣是不听秦纮的调遣,还是走了关内的途径。 与此同时,在朱晖军中,由襄城伯李鄌和武安侯郑英,各引兵两千,作为先锋人马,先行往石沟城方向挺进。 而朱晖所部,则一天所行不到三十里,慢慢腾腾等候后续各路人马到齐。 最先来的……让朱晖也有点意想不到,居然是建昌伯张延龄的人马,而张延龄也是听说大明边军在花马池取得大捷之后,忙不迭把他的人马带过来,为的就是「抢占先机」。 「建昌伯,你可真是无利不起早啊。」 当朱晖在军营门口见到风尘仆仆而来的张延龄,他的语气就好像夹枪带棒一样,一般人听了都很不舒服。 但张延龄就好像个没心没肺的人一样,听了也不当回事。 张延龄从马上跳下来,急匆匆道:「***在哪,还来得及吧?往北这一路可真叫辛苦,连条路都没有,那是人走的吗?鞑靼人是不是已经被赶进穷巷了?」 一旁有谄媚的将领道:「国舅爷,***现下已经往石沟城方向去了,那边已是大明关隘的腹地。」 「靠,你们这群龟儿子没把***打败?真丢人啊。不是说***已经被炸到满地找牙了吗?这还不能把他们一举全歼?难道你们是等着老子来,把立功的机会给老子?哈哈哈……」 张延龄那叫一个豪情万丈。 朱晖身后跟着的将领也都在纳闷,看来果然是不能听外面的传言,这位建昌伯到底是上过战场的「英雄人物」,那是有实战经验的,听说还亲手杀过***,说话的口吻就跟一般人不同。 再比比咱这位主帅……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等等。 什么时候这位建昌伯也成了正面人物? 众将领还在纳闷之间,朱晖也发话了:「建昌伯你来得正是时候,本帅还在为哪路人马出击犯愁,既然你带的四千兵马到了,那就由你增援而上。」 张延龄一听皱眉道:「你不会是想让老子冲在前面送死吧?」 「那怎么会?」朱晖现在是为了骗傻子上钩,当然不能明说,他转而用和缓的口吻道,「本帅已派出两路人马为先锋,你已经是第三路,乃是增援而上,正好趁着前两路人马与宁夏本地守军合围***时,你趁机带兵杀出,可说是进可攻退可守。」 「是吗?」 张延龄一听,登时心里乐开花。 心里还在琢磨,还是这位保国公照顾我啊,听听他说的,进可攻退可守,果然是我所喜欢的路数。 朱晖道:「不如建昌伯先驻扎于营地之外,休整之后明日一早出兵如何?」 张延龄问道:「从此处到石沟城需要多久?」 有人回道:「若是就此出兵的话,一日一夜便可抵达,大约要走不到一百二十里。」 「那还等什么?」张延龄这会似乎已经是立功心切,顾不上什么叫疲累和害怕,似乎自己带兵过去,就有滔天的功劳等着自己,「老子不把***办了,以后没脸在行伍中行走了!兔崽子们,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埋灶填肚子,填饱肚子跟老子打***去!」 等张延龄带人回了自己的军营。 朱晖脸上的神色都有些僵直,他也在琢磨,这建昌伯真是这么英勇无畏?还是说被片面的消息所遮蔽,以为去了就有功劳可以拿? 「建昌伯果然没多少脑子,他取得功劳,最后这功还不是归公爷您这位主帅的?」 朱晖往自己营帐方向走的时候,身边谄媚的幕僚正在低声跟朱晖分析形势。 朱晖一听,果然有道理啊。 我是主帅,取得功劳,不管是谁取得的,那一定是归我。 至于出了偏差,我挨个点人头,让他们背黑锅去。 「懋仁他……」 「公爷您忘了?您让他随武安侯的那路人走了。」 「对啊,我怎么忘了这茬。不该让他去的。」 朱晖突然为自己派崔元随先锋人马出征,而有些后悔了。 幕僚问道:「公爷,您不是嫌弃永康长公主驸马在您身边总是唠唠叨叨,怎的……」 朱晖道:「你还是没看清形势,建昌伯到底乃是皇后的亲弟弟,若是他取得功劳,哪怕只是芝麻绿豆大小的,都会被大书特书,想拿过来不容易啊。关键时候,陛下是听本帅的,还是听建昌伯的?」 「这……」幕僚不知该如何回答。 抢别人的功劳容易,但抢张延龄的……谁给你朱晖的勇气? 话说回来,谁还真以为张延龄能在战场上取得大功劳?他的功劳有值得抢的地方? 「但陛下对崔懋仁还是很推崇的,要是懋仁还在军中,陛下问及什么事,他还能帮说说话,领兵在外,总需要有能递上话的人哪。」朱晖感慨着。 幕僚道:「那是要将永康长公主驸马给叫回来?」 「来不及了。」朱晖道,「剩下几路人马,今夜差不多也都该到了,把他们都派出去,本帅坐镇三军之后,冲锋陷阵的事让宁夏本地守军去做。本帅看情况再做调动。」 「是是,公爷您英明,这正所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正是如此。」 灵州所。 宁夏巡抚杨一清、宁夏总兵郭鍧、镇守太监张僩等人,在完成了花马池之战后,领兵撤过来。 而在抵达灵州所时,所得悉情报鞑靼并未从后路追赶过来,而是往石沟城方向而去,沿途杨一清就已经对朱晖示警,但等杨一清所部抵达灵州所时,才得知朱晖也不与鞑靼人正面交战。 「……按照杨大人的吩咐,跟保国公提及如今的局势,但保国公只肯派几千轻骑往石沟城,照此状况,他们是想等我们打完了,再过来收割战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