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长城军八 (第2/2页)
,离开长安去边镇了吗?”张玉婉上来便是这样直接的问道。 “是的,我也是正想着,怎么和你开口呢。我这一走,可能就是生死未卜。我的心里虽然放不下你,但是皇命难为。也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让你这样整天担心受怕,更是更是可能会耽误了你一辈子。 我的心里很为难,我这次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总觉得这老天也太能捉弄人了。我们两个的事情,婉儿要不你还是考虑一下吧。” “考虑什么?有什么好考虑的。怎么到了这个事情上,你倒是变得婆婆mama的了。你不是要去丰州吗,我也陪你去。这长安城我也是待的够了。”这丫头竟然如此直接的说道。 一下子把尤武安整懵了,一下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你怎么了,是不是不愿意我跟着你去?” “啊,那倒没有,也是不会的。只是我此去丰州,乃是苦寒之地,你到了那里,我也顾不上照顾你。而且张老爷子也老了,你这一走,谁来照顾他老人家?” “嗤”的一声,张玉婉笑了出来。 “谁告诉你没人照顾爷爷的,爷爷说了,也想出去走走。为大唐辛苦忙碌了一辈子,也着实想去看看,这个大唐的更加真实的面貌。而且爷爷还说了,可以帮你梳理好地方上的一些事情。” 这下尤武安本来左右为难,左思右想的事情,没有到竟然就这样轻松的解决了。 自己哪里修来的福气,竟然遇到这样一个好姑娘。把一切都帮自己想到了。而且还能弄来一个曾经的宰辅,来给自己帮忙。自己可真是赚大了。
这也是尤武安着实没有想到的一种结果,这比尤武安想的最好的结果还要好。 接着尤武安便又去了张家,和张老爷子谈了一会儿。 “老爷子,小子真的是万分感谢您老。以后要仰仗您老的地方还多着呢。” “你不用感谢老夫,这本来就是老夫的想法。只是之前不知道去哪里好,这次正好还能让婉儿心甘情愿的跟着一起。只不过丰州那里,比长安城还要寒冷很多。你那个炕要赶紧给老头子弄上。人老了,怕冷。” “这个是肯定的,您老放心好了。只是小子还是过意不去,您老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让您老跟着奔波。”尤武安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说道。 “去你的,你这臭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我那么好的孙女都被你给拐跑了,你给老夫养老,不应该吗。老夫是吃定你了,哈哈……”张九龄说着便大笑起来。 李林甫的府邸,李子健带着自己的狗腿子,又嚣张起来了。 “看到没有,这就是和我作对的下场。哪怕陛下赏识你,我照样可以将你一脚踢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 而他的这些狐朋狗友,又是一阵的吹捧。 尤武安这几天,可谓是忙的天旋地转了。家里要安排好,军营里也要好生看着。 虽说现在长安被奢靡之风给笼罩着,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想要出人头地的。当他们听说要去北面,可以直面突厥人时,很多人都跃跃欲试。 尤武安在甄选了一部分人后,便就开始整编了。 原来的一百人,都成了一个个的什长、队正等。当然训练起来也没有之前那么费力了。 一千人的整编,在有序的进行着。尤武安也开始有计划的对整个队伍进行着,教育工作。 这是后世的一个好习惯,在唐朝要么是依靠个人威望,要么是依靠严格的军队纪律约束将士们。又或者依靠出卖别的东西,来笼络住军心,可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长久之计就是思想教育工作,从不能停歇。这可是后世之中,伟人开创出来的,支部建在连上。将一个伟大的组织,和军队以及国家的命运紧紧的拴在了一起。 而要做这个工作,最离不开的便是太孙李豫了。一是他读书多,对于一些大道理更是耳熟于心,说起来更能头头是道。 二是他的身份是最合适的,代表了皇家。别人谁来做都不合适,让这些将士们效忠于谁,谁敢讲这个话。这也是最主要的。 尤武安也和他详细的谈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有自己的担心。生在皇家,之前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露出一点野心,便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虽然他的骨子里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从小到大,受自己父亲的影响,肯定是少不了的。 尤武安也是无奈的摇头,本以为生在皇家是最幸运的事,如今看来也还是未必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