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吕哥,我能加入吗? (第2/2页)
“俗家弟子就不是少林弟子了?”吕布反问道。 “吕指说的对,俗家弟子也属于少林弟子,而且很多高手像张三丰、黄麒英、洪熙官这些都是俗家弟子出身。”邓朝举起了例子。 “你很懂嘛。”吕布吃完最后一口饭菜,把筷子放下,喝了一口汤,然后问道:“我看你的身体柔韧度挺好的,以前有练过吗?” “没练过武术,但练过舞蹈。”邓朝答道。 “可以,好好学,武术这东西,不管你走不走动作演员这条路,以后都是能用得上的。”吕布老气横秋的说。 “明白。”邓朝点头道。 其实他比吕布大一岁。 但吕布展现出来的气质,比他成熟多得多。 不仅仅是他,就连俞飛鸿都追不上。 这也是张记中最终拍板同意吕布出演乔峰的原因之一。 若是没有这种成熟感,会变成偶像剧。 刘亦非每天都来,看了三天,越看越感兴趣,于是到第四天,便跑去找到吕布说:“吕哥,我能加入吗?我也想要学一点武术。” 吕布望着这个娇滴滴的可爱女孩,当下点头道:“可以,先跟着练。” 练着练着,刘梼也来凑热闹。 然后再看他所教的这一队,一大半都是女的,演阿紫的陈好、演木婉清的蒋昕、演钟灵的杨蕊、和演段正淳一众老婆的演员等等。
俞飛鸿直接抢走了指导权。 那吃醋的心理,惹得吕布一顿笑,也好,落了个清闲。 第七天后。 张缙为几个主要角色设计好了动作风格,开始进行针对训练。 武戏是武侠片的关键因素。 而在这个武侠大热,武侠剧层出不穷的年代,武打设计供不应求。 想要抓住观众的心,就得避免“动作、招式流于表面”、“招式单一,缺乏变化”等等一些问题。 自从接下这部戏,张缙就一直在与吕布讨论、研究武戏的设计。 最终,他们得出一个主要路线“围绕人物性格设计的个性化武打”,依据原著对人物的武打描写进行设计,并且使之更加真实可信。 在武打场面的设计上,不去一味模仿港台剧中的电光火石和内地影片中的真刀真枪。 而是按照张记中提出的“文戏武拍,武戏文拍”的要求,在港台的玄虚和内地的朴实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创造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既让文戏动起来,又让武戏具有文戏的人物性格。 比如在对“降龙十八掌”的设计上,并未用黄日华版里直接上金龙特效,而是将乔峰身边的任何“环境”材料组成他“降龙十八掌”的威力源泉,如果在水边,就是水,在山上,就是山石草木,突出了乔峰的“力量感”。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没有一味追求炫技,也没有过多加入慢动作、特写的烂俗武打拍摄方式,有的就是武打设计上的务实感和唯美感。 “我没推荐错人吧。”赵箭得意的说。 “的确有一手,不比元斌差。”张记中在立项天龙和神雕之初,首先想到的刚刚合作过笑傲的元斌。 元斌既是导演,也是武术指导。 而且一点不差,七小福之一,成笼、洪琻宝、元彪、元华的师弟,1992年就凭借《新龙门客栈》拿到了金马奖最佳武术设计奖。 后来征询赵箭意见。 赵箭恰好在跟吕布、张缙一起拍摄《宝莲灯》,非常欣赏两人,就极力推荐他们。 而赵箭又是从《三国演义·南征北战》、《水浒传》就跟着他的,等于是他的御用动作导演了,有着很高的话语权,最后接受了赵箭的推荐。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