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红星日化厂的袁科长 (第2/2页)
这次的赴曰参观学习团,浦江电视台方面一共五人。 除了江山和黄华,另有浦江电视台的三位。 “大家都认识一下,”古铮铮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台的记者李玉同志,她也会一些曰语,这一次将和我们一同出国访问。” 办公室里的几位相互介绍了自己。 接着,在知晓了一些出国访问的注意事项后,古台长又指了指放在一旁的几只黑色旅行箱。 “台里面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出国访问用品,走出国门之后,就不仅只代表咱们自己了,还代表了国家,一定要注重仪容仪表……” 江山拎过旅行箱,他没想到这个年代的旅行箱也有滚轮了。 虽然还不能万向,但总好过让自己提着。 “还有西服?”黄华已经打开了旅行箱。 李玉记者的手更利索,惊喜道:“连公文包也准备了。” 江山低头看着塞了满满一箱的“仪容仪表”,黑色的呢大衣看着就不暖和,好在款式不孬。 抬头问道:“古台,咱们一共要去几天?” “预计是七天时间,”古台长对江山笑道: “五天的广告节,期间咱们还要去联系好的电视台参观学习,时间是充裕的,你们去了后一定要多看看多学学。” 江山点了点头,这个时期的曰本,他早就想去看一眼。 第二次石油危机时的曰本,表现的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比米国强。 不过眼面前这箱衣物,倒更让他惊喜。 这两年国家的各行各界,对出国访问学习的热情与支持,近乎有求必应。 等到了80年代中期,这一现象则会更加疯狂。
当江山推着旅行箱走进家门的时候,可把另外两兄弟羡慕坏了。 “西服、呢大衣,”江海一件件提溜了出来:“老三这趟可算是赚了,该有的都有了。” 江爸摸了摸衣服料子:“不错,很好。” “大哥,”江山这一会只关心:“蔡主编今天来找你了?” 江海脸上的笑容,嗖一下就没影了:“下午来了一趟,说是工商局的人又过去找了几位同志问话。” 江山皱着眉道:“还是广告的事?” “不只呢,”江海这一会也有些不踏实了:“说是局里对江宁玩具厂的事很重视……” 后天,江山即将出发去曰本了,本该高兴的一家人,这一会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 12月30日,早上八点刚过,工商局的戴副局长,就接到了市领导打来的电话。 刚听了两句,戴副局长就明白了: “请领导放心,我们局里已经派出了相关人员,对《浦江日报》这次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彻查。并且为了消除影响,已于前几日就暂停了总编江海的一切职务。” “什么?你再说一遍,”对方的官腔都被他打乱了: “你们把江海同志的停职了?现在上面通知要我嘉奖《浦江日报》……” 戴副局长当场愣住了:“嘉奖谁?嘉奖《浦江日报》?” “不然呢?嘉奖你?”对方在电话里的声音越来越狠: “上面委托市里嘉奖,你倒先把人的职给停了,我告诉老戴,知道这次是谁给下的嘉奖令吗?” 戴副局长有点眼晕,他此刻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一条扶摇直上的血压柱: “明白了,我马上就派人,不,我自己亲自去把江海同志给请回来……” 之后,工商局的一辆奶白色的上海牌小汽车,全速驶了出去。 临出大门口时,戴副局大呵了一声停车。 然后,对着窗外一位正推着自行车的男同志,喊道:“薛科长,回来了?” 薛科长弯着腰,向车内笑道:“回来了,戴副局我这次苏城之行的收获……” “行了,不用详细汇报了,”戴副局长咬着后槽牙说道:“你先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就去外地报到,开车。” “去哪?”薛科长一时没听明白:“戴副局,副局,你要我去哪报到?” 坐在小汽车里的戴副局长,冷冷的对前排的工作人员交待道: “薛科长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你一定要找一个可以锻炼人的地方。” 前排立刻点头:“好的局长,我明白了。” 开车的司机是个老油条,他说起话来可一点不避嫌:“哎呦,不知道哪个地方能摊上这一位,有日子熬喽!” 一脸严肃的戴副局长,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浦江日报》的江总编是住安和街?” “是的,我刚才已经核实过了。” “啧啧,”戴副局长摇了摇头:“那一片好像……嘶,这么好的一位同志,难道还没给分配住房。” “应该还在排队吧,他之前是副刊部的主编,目前只在报社暂代副总编一职。” “临时副总编,就已经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了?”戴副局长由衷的感慨: “人才啊,这样的人才必须好好嘉奖。” 戴副局长时刻念叨着市领导交待的任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