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只生一个好 (第1/3页)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三章一胎上环二胎扎,计外怀孕坚决刮江山怎么也不会想到,穿越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居然是在香江过得。 不仅如此,还和一姑娘聊了半宿的“卫生巾”。 越说越起劲的江山,差点没把护翼给提前发明出来。 两人把“花王”卫生巾的文案重新顺了一遍。 余思归又把江山叮嘱的重点,牢记在本,回去后也好重新绘制参赛稿。 双方都很用心,毕竟这是一场“百万”奖金的竞标广告。 在这个年代,换算成人民币可是小八万…… 返程的时候,余思归已经和父亲踏上了返日的飞机。 而江山,自然是与组织同行。 各就各位、分兵而动。 此刻的邵伯林,一直坐在江山身旁。 一番交谈后,受益匪浅的江山当场起草了一篇《给邮票发行局的一封信:我国的生肖邮票在哪里?》。 “您帮忙给把把关,”江山将初稿递给了邵伯林:“我抓紧时间修改,回去后也好尽快安排见报。” 邵伯林一行行看得很仔细:“小江啊,如果这张猴票真能成为首张生肖邮票的话,得给你记头功。” 江山知道他这份头功记定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会有胜利的那天。” “哈哈哈,”邵伯林年轻时也经常说这话:“年轻就是好呀,有冲劲。” 但,他自己可不敢拖。 毕竟现在已经是四月,这可是庚申年猴票,讲究的就是个首发。 不过,江山也不会耽误,回报社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丁铃铃把稿子送到副刊部。 一杯清茶,一张沙发,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的江山,忍不住感慨:“如果能一辈子这样上班也不错。” 蒋壮壮整理着江山带回来的油展照片:“这有什么难的,这班你可以一直上到退休。” “倒也是,咱们好歹也是有编制的,” 江山盯着手里的《东方都市报》,十多分钟过去了,头版还没看完。 这就证明,新闻的可看性已经不弱了。 再翻到其它板块,标题一眼扫过去,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先看哪篇,因为篇篇都想看。 “蔡主编起标题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没想到,当时的一番建议,竟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江山忍不住摇头:“算了,就从上往下顺着看吧。” “你看个报纸还这么多牢sao话,”大哥江海走了进来。 “江总编,”江山赶紧给倒杯茶:“我那哪是发牢sao,是在夸伱们这些编辑呢。” “就这些个标题,”江海指着报纸说道:“还有头版的内容简介,每天都要琢磨上一小时。” “都是为了报社销量嘛,”江山觉得苦点也值:“广大人民看得也一目了然。” 论报刊标题党的祖师爷,国外的江山不清楚,但新中国后的标题党课代表,非《读者文摘》莫属。 什么《下个月出现UFO的几率最高》《呼叫飞碟的那群人》《植物也会哭和笑》…… 可以说自打出现了有关科幻的内容之后,《报刊文摘》的总编就再也不用亲自上大马路上卖杂志了。 “你一提这销量我就头疼,《东方都市报》想破十万大关……不容易。” 最近,《东方都市报》的增势明显减弱。 《解-放日报》已经逼近40万发行量,《浦江日报》的势头也不弱。 《张大娘家的老母鸡》连载结束后,魏远行学习了《东方都市报》的办法,也开始刊登两篇连载。 江山看了一下,都很有吸引力。 其中一篇1978年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居然还是个科幻。 这一举动,明显已经走到《读者文摘》前面去了。 “江总编,”江山仔细想了想:“咱们报的副刊,已经没空地增加连载了吧。” “还上连载?”江海摆摆手:“肯定不行,其它都还好说,连载可是固定版面固定位置,而且还是天天如此。” 薄报时代,版面太制约。 随着广告业务和副刊内容的不断增加,扩刊的时间就要临近了。 大家都在看主报,主报也很霸气。 到了今年九月份,《仁民日报》将推出一款《市场报》。 对开16版,除了首版略微有些新闻外,其余十五版全是商业广告。 据说,当时《仁民日报》社的广告排单,已经排到了第二年下半年。 面对仍源源不断涌进报社的广告商,总编一个灵光推出了一张名副其实的广告报。 老话说得一向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