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幅飞升合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幅飞升合道 (第2/5页)

 谢狗皱紧眉头,听山主的言外之意,是已经想到了更多的意思?设身处地,谢狗都要恼火,当真天无绝人之路?

    一涧飞空,悬桥而渡。俯瞰回视来时山路,没入云中,想来先前诸峰已在履下。

    按照山志,名为赤溪、青溪的双涧在此合流,一条浑赤如血,一条水色绿如碧玉。

    玉舫派祖山并非笔直一线通往祖师堂,横出一条刀劈剑削般的山岭道路,如鲫鱼背脊,去往更高一山。陈平安随便找来一根藤条,攥在手心轻轻一抹,便成了一支古拙的行山杖,走在宽不过数丈的山岭之巅,小路由大块青石板铺就,山脊两侧云海撞壁翻涌,阳光照射之下,掀起阵阵金色波澜,偶有一群飞鸟掠出云海。

    石板道路上,响起行山杖戳地的清脆声响,陈平安沉默许久,解释道:“按照既定的规划,我这仙人境的底子,打得不算差,为丁道士护道即观道,就有一定把握证道飞升,跻身了飞升境,贪得无厌,大炼万物,绝不吃饱。”

    “按部就班跻身武道神到一层,当然最好是能够跻身十一境,在百岁之前,成就rou身成神的野心。幽居道场,兼顾画符,多多益善,百万千万,用以架梯。所以就算没有跟姜赦这场架,我自己也会只余下五行本命物,将人身天地之内的全部,打成混沌一片。”

    “求的,就是纯粹二字的十四境剑修。”

    “合道之路,就是登天。”

    “故而成为十四境纯粹剑修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剑周密。”

    谢狗想了想,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修道一事,山主其实不笨,姜赦真是欠揍!

    陈平安神色自若,脸上没什么悲苦神色,甚至就连愤懑之情都无。

    双崖对峙,他们走在一条向阳的栈道间,山中猿啼鸟声倏忽响起。

    对面峭壁栈道,便是光线昏沉了,以至于需要行人手提灯笼,孤灯点点,若夜间坟冢烁磷火。

    小陌看了对面一眼,那几个估计是玉舫派的杂役弟子。

    陈平安笑道:“小时候活得比较累,还要咬咬牙,坚持活下去,还要堂堂正正好好活着,内心深处,自然是奢望街坊邻居能够长久记住我爹娘的好,不管如何,走得早,却还是教出了一个有家教的孩子。那么接替大骊国师之位,也是一样的道理。”

    “崔师兄全不在意身后名的好坏,我却在意这个世界对崔的看法和评价。我很在意。”

    “我承认我有执念。”

    “我要纠正崔师兄那些他故意留下来的大小错误,缝补缺漏。要让原本就好的,对的,变得更好,趋于更为醇正的‘善’。这是一份考官已经离场,留在师兄“那张书桌”上的考卷,未来百年大骊王朝的好与坏,我有没有让崔师兄和齐先生寄予希望的大骊王朝,变得更好一些,便是只有我自己心里有数的答卷了。”

    “可如果止步于此,那我就是个良心不错的醇儒?只是作为崔亲自护道的师弟,还当过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我不事功谁事功?崔事功学问的衣钵,我不接谁能接?”

    “皇帝宋和,当真不想彻底摆脱绣虎的阴影?由他独自带领大骊王朝进入一个崭新的年份?但是我出现了,他没得选罢了。”

    这种心思,实属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了。原本等到沈沉、长孙茂,魏礼这些老人一一退出朝堂,其中作为崔心腹之一的韦谅是去是留,其实就看韦谅识趣与否了,之后不管是赵繇,曹耕心,吴王城等,他们这拨新崛起的大骊中枢重臣,都会围绕着皇帝宋和的意志,久而久之,君臣双方达成默契,后者开始自行旋转。

    上次文庙议事,确定一事,浩然九洲的各国礼部尚书,都必须是书院儒生出身,不过文庙最终也给了二十年的缓冲。一想到已经是山崖书院贤人的李槐,将来有可能在南边某个小国担任礼部尚书,想一想也是很有意思的。没办法,昔年游学路上,一行人当中,李槐年纪最小,是大半夜拉个屎还要必须有人“护道”的。

    临近山巅,谢狗以心声问道:“山主是不是找到一条新路了?”

    陈平安点头道:“总要试试看。不过我跟曹侍郎不一样,吹牛皮会先打草稿。”

    谢狗咧嘴一笑,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山主你要是跟我们道龄相仿,了不得。”

    陈平安不领情,笑呵呵道:“先前在扶摇麓道场,是哪家供奉贴地凫水看笑话来着?”

    小陌看了眼满脸茫然的貂帽少女,没好气道:“演,继续演。”

    谢狗小心翼翼问道:“是山主的大师兄,绣虎早就帮着铺路了?”

    陈平安摇摇头,“他不屑为之,我只要不再灯下黑,自己就能琢磨出来。”

    谢狗疑惑道:“门道就在国师府里边?这总没猜错吧?可我连那堂屋和崔的书房都逛过啊,怎就没有领悟?”

    陈平安说道:“一样的山水,不同人的不同心境,看出的门道岂会一样。”

    小陌犹豫了一下,问道:“山主将来不会是想要合道地利吧?”

    陈平安气笑道:“那我还怎么去五彩天下,怎么去青冥天下?背着整座宝瓶洲吗?”

    谢狗哇了一声,“那就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背井离乡嘞。”

    陈平安双指并拢就是一板栗。

    想起一事,陈平安以心声问道:“小陌,跻身了十四境,你现在看待世界的画面是?”

    关于十四境修士所见“世道”的景象,火龙真人在鱼鳞渡替谢狗描绘过一番。

    先前陈平安与陆沉暂借道法,游历宝瓶洲各地,也有一些独到“见解”。

    小陌说道:“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景象,一种是能够看到来时道路上,十余里山路间的数千个‘谢狗’,如一幅幅定格画卷串联在一起,还有此刻‘谢狗’即将往前行走的道路上,但是数量不多,百余步,数十人,而且身形会越来越浅淡。”

    “第二种,见青山如剑,见江河溪涧这类流水亦是如剑,只需心念微动,便可以随意驾驭山水作长剑。”

    “第三种,兴许是本命飞剑之一使然,得见天外人间悬有一线作剑光。”

    陈平安赞叹不已,点头道:“真是蔚为壮观。”

    谢狗揉着脸颊,闷闷不乐的模样。以前是她追着小陌结为道侣,现在……好像也还是追小陌嘛?

    小陌说道:“公子,别看她在这里装模作样,按照碧霄道友的说法,万年之前的白景,就可以至少看到、或者听见类似景象,多达五六种之多了。碧霄道友说她的那些见闻,即是‘大道雏形’。但正因为如此,白景反被拖累,如同遭受‘天厌’,她要想跻身十四境,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