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臧否贬黜(1) (第2/2页)
,除了对一些名德贵重的做直接品评外,对于这些年小职轻的仕人,了解的并不多,他们的品评全靠各郡中正。荀光禄所言之事,我确有耳闻。”说到这里,他转头看着施惠道,“舒晏的品行,还是请施中正来说说吧。” 舒晏出道之初,其名声之大,在全豫州都是响当当的。曾经作为特例被贾恭专门关注。他怎会不了解?如今却这么说,无非是想甩一个包袱给施惠。 施惠当然明白,只是如今有贾谧做靠山,惹贾恭不起。他非常圆滑,自己作为把关人,如果本籍的某个仕人得宠,肯定把举荐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反之,如果这个人仕途乖蹇呢,当然要把责任向外推了。只见他一躬身道:“虽然舒晏乃是我们汝阴籍人,然而其入仕之初,还是季思做汝阴中正,其品状我也不甚了解。不过在我任职汝阴中正以后,对舒晏做过详细的查考,发现这个人的确有恃才自傲之嫌。在做尚书郎时,执拗于一些小事,曾经在朝堂之上公然顶撞先帝和各位大臣;为了博取品状,还与姜小默一起在上元夜撒钱,有沽名钓誉之嫌;处理汝阴贪腐案时,凡事不与同僚商议,很多时候都是一意孤行;再加上如今在车府令任上的所作所为,其确实是有些不妥之处的。” “哦?”贾恭听了此话,赶忙跟进道,“既然舒晏有诸多不可取之处,那么他的中正品级如何呢?” “他的中正品级原本是五品,我正有意将他降到六品,还未来得及向大中正请示!” “如此可行!” 荀光禄听见两位中正如此说,立刻转身冲御座上的司马衷躬身道:“既然两位大小中正把舒晏的乡品降到六品,其已不再具备为官的资质,请陛下着令吏部,罢了他的官!”
诸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作为皇上的司马衷则是始终旁听。对于在朝堂上被大臣们无视,他早已经习惯了。荀光禄这么突然地向自己一请示,他哪里知道该怎么裁决?只把眼看着贾谧。 舒晏兢兢业业为朝廷做了这么多实事,满朝文武心里都明白,只是没有敢替他说句话的,都在私底下替他唏嘘。 司马衷正不知怎么表态,忽见有一个人站出来说道:“荀光禄且慢,我有几句话说。” 荀光禄转身一看,原来是石崇。石崇的父亲乃是大晋开国八大臣之一的大司马,是除了皇上之外的最高军事统帅,位在三公之上,又是郡公爵位,除了皇室司马家的诸王,可以说没有比他更显赫的了。满朝文武谁敢不给石家一个面子?荀光禄立刻将语气软了些道:“舒晏身为太仆寺的属官,要想处理他,理应先听听石太仆的意见。” 石崇这个人虽然善于谄媚逢迎,却也有些正义感,他一拱手道:“舒晏入朝以来,为朝廷做过很多事情,比如证实天下正尺、主持元正大会、稽查汝阴贪腐案等等。即便真如荀光禄几位所说的有些不妥之处,却并没有哪一条是实实在在违反了朝廷律令的。只凭几句空口之言就这么将他罢黜回家,恐怕难以服众,且有损朝廷声名吧?” 贾谧跟石崇十分亲厚。贾谧拉拢的二十四名亲党号称“金谷二十四友”,就是以石崇为首且是以他的金谷园命名的。若是换了别人做太仆卿,舒晏作为下属犯了错,贾谧一定会追究这个做上司的管教疏忽之罪。可是对于石崇自然另当别论。 “依石太仆之见呢?” “依我之见,年轻人有些鲁莽在所难免。舒晏这个人虽然曾经莽撞了各位,有他的不是之处,可他才能出众,认真务实方面更是世家子弟百不及一的。朝廷需要这样的人,还是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以观后效。我太仆寺里恰好缺一个骅骝丞,就罢了他的车府令,黜为骅骝丞如何?” 因为不肯遵照自己的指使改造安车的纹饰和旌旗一事,贾谧也深恨舒晏,可是有石崇为他说话,总要给几分面子的。他不置可否,而是问众人道:“石太仆有言,列位臣公觉得如何?” 大家都知道石崇跟贾谧的关系,谁敢说个“不”字?都道:“石太仆所言可行,可行。” 司马衷得到了贾谧的授意,立刻降旨将舒晏由车府令黜为骅骝丞。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