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_六十 迁都之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十 迁都之议 (第2/2页)

说道:“且不说绍兴府尚未恢复,只说其位于钱塘江畔,元虏水师云集,随时可渡江侵扰,实在危险。”

    赵昰听着诸臣争辩,并不急于表态。

    他是裁判,大臣才是选手,不用急吼吼地下场,主要是他也不清楚那些地方可为临都。

    良久,赵昰说道:“恢复之志绝不容动摇,行在迁移只能往北。

    若无合适地点,暂留温州,待恢复临安再行迁移。”

    “伏唯陛下圣裁。”众臣没有反驳。

    诸臣毕恭毕敬,倒也衬托出了皇帝几分雄主的模样。

    定了调子,赵昰继续说道:“迁移之事容后再议,且说如何抚恤百姓。”

    “户部能调拨出一部分粮食,只是如何赈济,需要陛下裁决。”马廷鸾回道。

    赵昰说道:“行李庭芝在扬州故事,先予借贷,恢复后免债。”

    “陛下英明,臣奉诏。”马廷鸾应下。

    先借后免,比直接给更容易获得感激,所以李庭芝有许多死忠呢。

    至于钱粮怎么来,那肯定不能问皇帝,自己想办法。

    一夜胆战心惊,大家状态都不怎么好,赵昰便让大家回去补觉,自己先去巡视城内。

    在百姓三呼万岁的迎接中,赵昰到了第一处现场。

    火势已灭,烟气残存,废墟更是历历在目。

    不少百姓在残壁断桓中翻翻找找,看到完整的锅碗都捡出来放在一边,也有一些人瘫坐地上,不断地抽泣着。

    乡村土地,城市房屋,都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根基,如今被毁,自然是天崩地裂。

    被三呼万岁声惊动,被烧毁的十余户人家慌忙过来拜见。

    “无须多礼。”赵昰说道:“元虏戕害朕之子民,如刺朕之胸口,实在痛彻心扉,恨不能取而代之。”

    “陛下仁慈,老汉实在……实在无言以对……”保正宋进风泣不成声。

    赵昰扶起词不达意的宋进风,说道:“贼虏害民,皆朕之过,若国家强大,如何能有此等大祸。”

    皇帝一一扶起百姓,宽慰两句,又对吃瓜群众说道:“朕负万民供养,自当使民安居乐业,此次遭遇大火者,朝廷定有交代。

    若想此等事情不再发生,须得万众一心,驱逐元虏,恢复江山,如此方能一劳永逸。”

    “官家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道谁带头,百姓们突然整齐高呼。

    待百姓安静下来,赵昰继续发表演讲:“贼虏不知礼,髡首辫发,不讲汉话,因此不把百姓当人。

    向日攻青田县,驱使百姓填壕,三万余人死于非命,后唆都攻台州,尽屠新昌、嵊县二县百姓,后又驱百姓离枫桥镇,枉死者不计其数。

    贼虏如此凶残,岂能坐视其行凶中原乎?”

    “不能!”

    “杀贼虏,报血仇,不共戴天!”

    “跟他们拼了。”

    百姓纷纷回应,证明赵昰的演讲效果还不错。

    这可不是百姓愚昧,而是上述几个地方距离不远,多有逃难者进入温州,大家都听说了地方的惨状。

    初始是怕,如今朝廷有再战之力,那就是熊熊怒火,一定要报仇雪恨的。

    挑动了百姓的情绪,赵昰又前往伤兵营收揽了一波军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