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安文耀的天赋 (第2/2页)
能契合度就很高。 此时如果传授安文耀口才、授课、扫盲类的技能,学习速度就会很快,甚至有可能在推陈出新,水平超过曹卫东。 但如果传授经商之类的技能,安文耀学习速度就很慢,甚至学无所成。 特性3是束修之礼。 所谓束修,就是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 束修之礼,其实就是曹卫东可以在短时间内共享门徒的能力或者赋。 比如“心想事成”这个赋。 曹卫东就可以通过束修之礼这个特性共享过来,临时使用。 他忽然有些庆幸放弃安部长的任务了。 达成门徒羁绊的奖励可要比完成任务丰厚多了,而且这等于是经过系统认证的自己人。 随着安文耀和安部长的关系缓和,安文耀的关系脉络,四舍五入,基本上就等同于自己的了。 看着安文耀上台接收表彰,曹卫东笑了笑,走出红星学。 时间还早,他又转道去了趟京鸿汽修厂,打算看看国产发动机的研发进度。 邓东明得到技术壁垒突破卡的加持,变得几乎无所不能一样。 在他的带领下,众人从发动机的材料,到运作原理、机械结构、力学结构等等方面都有了不菲的进步。 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结构图,桌上半成品发动机,都是他们这些讨论的结果。
此时,郑东明拿着从伏尔加车上拆下来的发动机,对众人侃侃而谈。 “伏尔加m21采用了2.4升侧置凸轮轴发动机,搭载三速变速箱,这样的结构有很多问题,故障率高,结构复杂,不易维修.......我们现在已经吃透了发动机技术,接下来要进行优化.......” “优化方向有几个方面,一是材料,二是结构........” 曹卫东点头。 看来这支研发队已经找对方向了。 “照这样的进度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能有研制结果了。” 曹卫东默默想着,又去看了新红星的样车主体。 在研发组搞国产发动机的时候,生产样车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毕竟底盘、悬浮系统这些零部件都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随着时间推移,汽车的主体框架已然呈现。 曹卫东和机修工人们打了声招呼,拿着尺子现场校对,并提了一些修改建议。 就在这时,田厂长带着几个毛熊人走了过来。 田厂长对曹卫东招了招手。 “这几位是毛熊的工程师,旁边这位是外事部的同事,担当翻译。” “伏尔加车的设计图纸就是他们留下来的。” “他们听我们要研制国产车,专程过来看看的,你要是有时间,就带这几位转转车间。” 曹卫东一口答应下来。 翻译对几位毛熊工程师了几句。 毛熊工程师点头。 几人先参观了样车模型,以及1:5的油泥凋塑。 毛熊工程师的眼睛都亮了。 他们提了不少问题。 曹卫东一一回应,对答如流。 毛熊工程师惊叹。 “真是神一样的设计,这简直太优美了,曹卫东同志,我可以留一份手稿吗?” “当然可以。” 曹卫东没有藏私,将当时自己画的样车设计稿件,挑了一页送给毛熊工程师。 毛熊工程师珍之又珍的收藏起来,并转赠了一瓶毛熊特产的烧酒。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汽修车间的生产线。 毛熊工程师们对此反应平平。 最后,当他们一行人来到研发组的办公地点,看见邓东明他们研制的半成品后,有些嘲笑的道。 “你们这样根本不可能完成发动机研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