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艰难的谈判 (第2/2页)
.你也懂的。” 在曹卫东的规劝下,史密斯重新坐回椅子上。 但因李秘书的一番话,他的心理预期大幅下调。 史密斯喊过杜宾和普利特商量对策。 十多分钟后。 史密斯道。 “我可以提供生产线以及有限度的技术培训,但这项服务并不是无偿的,在商言商,我需要看到你们的诚意。” 言外之意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设备。 曹卫东两手一摊,表示工厂没有钱,只能先赊账。 史密斯脸色当时就变了。 曹卫东这时提议。 “我们可以用轿车顶债,您多卖出去几台轿车,钱就回来了,而且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还会给您政策性补贴。” 曹卫东心里的算盘打的啪啪作响。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空手套白狼,得到技术和设备。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国产轿车的产量。 而政策性补贴主动提出来的目的,就是降价。 这时候汇率在1:4左右。 没有生产线前,京鸿汽修厂生产一辆国产轿车的成本大约在八九万左右。 这种价格是不具备竞争力的。 因此曹卫东的方法是前期亏本卖,只要坚持到生产线正常运作就好了。
另一边。 史密斯脸色变得微妙起来。 作为一名商人,他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政策补贴,以及自己可以获得的收益上。 “我想知道补贴力度有多大?” 曹卫东笑眯眯地吐出了一个让史密斯惊掉下巴的数字。 “这就是我们的诚意。” 史密斯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他其实也在不断的权衡利弊。 就代工厂而言,京鸿汽修厂是买方市场,想和这个国家合作,就只有京鸿汽修厂一家。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别无分号。 但对发动机生产线而言,他也是买方市场。 华夏只有通过他才能得到这些设备。 自己完全可以把设备的价格翻十倍,然后转手卖给京鸿。 史密斯拍了拍普利特肩膀,两任滴咕咕了一阵,在确定风险可控后,双方达成了一致。 气氛缓和。 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曹卫东笑眯眯的道:“那我们开始谈第二条吧。” 然而这次双方又吵了起来。 史密斯觉得合约的时间太短了,死活不同意。 曹卫东则表示这是为双方留下缓冲空间,合作愉快可以续约。 又是一番软磨硬泡。 曹卫东和李秘书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轮番上阵都没有用。 最后还是杜宾在史密斯耳畔轻声耳语了几句,史密斯的态度才软化下来。 最终双方约定以三年为期。 三年后史密斯享有优先续约的权利。 曹卫东好奇的看了眼杜宾。 杜宾身子背着史密斯,比划着嘴型,悄无声息的无声了一句话。 “我也是华夏人。” 曹卫东瞬间了然。 大的方向拟定,接下来就是价格以及各种细节了。 双方再次展开争论。 由于涉及到很多细节,双方用了将近两的时间,终于就采购价、定金、尾款、交付时限等几个方面达成了一致。 除此之外,交付的设备,涉及到的技术,以及交付时间都规定了下来。 可以,这次的谈判是卓有成效的。 至于后续落地的细节,还需要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磨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