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曹卫东的鸿鹄之志! (第1/2页)
曹卫东没想到纪县长也跟着进来了,不好意思的道。 “您是咱县里的父母官,我觉得如果您能公布沼气厂招聘职工名单,老百姓们会更信服的。” 纪县长:“……” 他对身边的孙秘书打趣道。 “瞧见了没有,这位同志就连我也算计上了,要我啊,咱们就不应该过来。” 纪县长话语中虽然有股调侃的意味。 但其实隐含着拒绝。 这事往了,不过是他作为一县之长,为一家国有工厂发表招工的声明罢了。 但是往大了,就等于他在为曹卫东站台了。 到时候其他国有工厂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他们会怎么看?怎么想? 会不会破坏县里的团结? 还有,如果沼气厂发展顺利还好,可万一倒闭了呢? 到时候他又要如何自处呢? 这不怪纪县长想到多。 只能他的身份太敏感,不能像普通人一样随心所欲。 孙书记听出纪县长的顾虑。 不过他他觉得这是县里近几年第一次招工,县委还是要予以支持的。 于是孙书记道:“我觉得曹卫东同志的有道理,咱们要给予新工厂支持啊。”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纪县长仍有些顾虑。 旁边的徐爱国乐呵呵的端茶递水,和其他老职工们一起期待着。 他们没有听出两位领导话中的机风。 只是单纯的觉得,如果县长能公布招聘名单,绝对是沼气厂无上的荣誉。 曹卫东道。 “纪县长,您是我们的大家长,我很感谢您对沼气厂的支持。” “您放心,一年之后,我还您一个标杆企业。” “不止是咱们县里的标杆企业,我要做到整个华夏沼气类工厂的第一品牌!” 这年代还没有还形成西方那样的品牌意识。 但对每个华夏人来,心里还是有品牌概念的。 比如同仁堂、内联升、瑞蚨祥、全聚德、都一处、东来顺...... 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老字号。 就是它们在各自领域最专业、最出类拔萃的品牌! 纪县长不置可否。 他半是感叹,半是憧憬的道。 “标杆企业可不是就能做到的,品牌也不是那么容易在老百姓心里竖起来的。” “你知道需要什么条件吗?” 其实纪县长对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很了解。 但他还是出了自己的看法。 “标杆企业至少也得是千人规模的国有企业,能带动县里经济发展,并且在整个神州打出自己的特色来。” “当别人提到沼气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就是你!” “曹卫东同志,咱们华夏地大物博,相比之下,万安县还是太了。” 曹卫东肯定的道。 “我一定能做到的。” 纪县长看着曹卫东坚定的目光,忽然怔住了。 他忽然有些感动。 深吸了口气,道。 “好,既然你有这个志气,我扶你一马又如何?这次都录了谁,我看看名册。” 曹卫东连忙递过去招聘名单。 “在这里,您看下。” 这次招聘的职工年龄跨度很大。 从二十多岁的年轻,到四十多的中年人都樱 其中七男三女。 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的是田兴邦了。 他设计了两款沼气池模型。 第一款中规中矩。 和曹卫东给生产队设计的沼气池一般无二。 简直就是照着标准答桉刻出来的。 而第二款模型就是另辟蹊径了。 但曹卫东能看出来,田兴邦设计这款模型的底层逻辑非常严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