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0章 捡漏与淘宝 (第1/2页)
确定好方向后,货船立刻动了起来。 很快,货船就顶着风雨驶入了东风码头。 龚文博站在船头眺望。 “竟然有这么多人?” 或许是受到恶劣气影响,不少货船纷纷驶入码头寻求庇护。 因此码头上人来人往。 显得非常热闹。 而且东风码头的规模本来就大。 吃水线也深。 作为内河航道的通用泊运码头,这里绝对是第一线档次的了。 停泊他们这种体量的货船绰绰有余。 龚文博彻底相信了。 原来县城也有这种高规格的码头。 可真是个异类。 这时码头工作人员上前打着手势。 示意龚文博等人靠岸停船。 停船之后,龚文博带着船员踏上码头。 看着码头后面连绵一片的商铺,以及不断进进出出,络绎不绝的人群,龚文博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不敢相信自己所见的都是真实的。 这也太夸张了。 难道自己跑到上海或者津门来了? 这种繁华的码头景象,他只在那些临海的大城市见到过。 还不等他感叹呢,就有工作人员上前热情的打招呼。 “同志,下雨了,快点过来避避雨吧,里面还有免费的热茶供应。” 龚文博指着自己。 迟疑的问道: “同志......你是在喊我吗?” 工作人员笑着点头确认。 龚文博有些受宠若惊。 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了,见到的服务人员态度都是冷冰冰的。 像东风码头工作人员这种服务态度,平生还是第一次见。 工作人员解释道。 “这就是我们的万安精神,你们是客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哦,谢谢。” 龚文博被一声声同志喊的晕乎乎的。 跟在工作人员身后走进临时搭建起来的避雨棚。 避雨棚内摆着不少矮桌和长条矮凳。 几乎每张凳子上都坐满了人。 大家一边喝着热茶,一边南海北的闲聊,非常热闹。 龚文博让船员们自由行动。 他找了个空位置坐下。 新华夏成立后,国内交通运输业态十分落后。 航路建设更是惨不忍睹。 彼时,内河航道里程共七万多公里,泊位仅有两百多个。 到了五十年代中后期。 国内的内河航道掀起一股建设高潮。 航道里程呈爆炸式增长。 借着这股东风,各个地方国营、集体的运输队都拓展了海运板块,加入到航阅队伍郑 因此,这里坐的基本上都是各个运输队的货船船长,或是集体跟船的采购员们。 这些人和龚文博有相同的身份背景,自然就有许多共同语言。 龚文博随便接了几个话头。 就很自然的融入了进去。 从这些人口中,龚文博听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 一个头发显出地中海趋势的采购员抿了口热茶,神秘兮兮的道。 “东风码头一个月前对外开放,其实那时候我就来过了,一开始也是被报纸上其他饶评价吸引过来的,这里写的也太好了,我有些好奇。” “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吗?” “但是当我来了之后才发现,啧啧,真香!” “后来我每次跑水路的时候都要绕道过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旁边人好奇的追问: “这是为了什么?” 地中海拍了拍身边的蛇皮袋子。 得意的笑道: “因为这些东西。” “这里可是个宝藏码头,好多新鲜物件,我随便淘一些回去,都是厂里的抢手货。” 想到厂里女同志对他的温柔, 周围人纷纷开口询问。 那人也不卖关子,直接道。 “其他地方的码头主要功能就是海陆中转,用来运输和装卸货物的接口,但这里不一样。” “这里还是货物集散中心,就码头后面,那个叫做服务区的地方。” “服务区里面有很多好东西,尤其是服务区中央位置的服装中心,强烈推荐你们看看,能买到质量上好的成衣,价格也便宜。” “对了,服务区里还有一些万安当地特有的美食,什么万安板面,万安黄焖鸡,万安炒米粉之类的,都巨好吃,你们一定要去尝一尝,物美价廉,而且服务态度巨好。” “........” ....... 龚文博都听傻了。 他心想这个地方真的有地中海的这么好嘛? 他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想亲自探索下地中海口中的宝藏服务区。 龚文博将热茶一饮而尽。 站起身。 四处看了看。 发现古就蹲在不远的地方,围观一群人打扑克。 龚文博招了招手。 古不情不愿的跑了过来。 龚文博道: “去船上拿两套雨具,跟我去码头后面的服务区转一转。” 这时候雨又大了。 雨水连成一线,编制成一道巨大的罗网,覆盖在大地之上。 古探头向外看了看,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委婉的道: “船长,这大雨的咱们乱跑什么,等雨停了再去吧。” 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