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9章 不是一个,是两个! (第1/2页)
刁和泽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大信封,放在曹卫东面前。 “曹卫东同志,如果没有你的帮忙,油田和炼油厂估计早就被烧没了,甚至还会危及县城......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两个合计了下,觉得对赌协议就作废吧,你赢了。” “这是炼油厂的厂长任命书,还有油气田三年开采权的转让协议,你看一下。” 这就等于将炼油厂和油田拱手送给曹卫东了。 可真是一份大礼! 曹卫东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他太清楚这两样东西的价值了。 或许......刁和泽之所以有这种变化,和他高达崇敬的好感度有关? 曹卫东打开信封看了看。 确定文件上的内容后,他也没有客气,直接将信封揣进自己的口袋里。 谦让? 现在可不是谦让的时候。 必须落袋为安! 曹卫东松了口气,然后腆着脸道。 “谢谢刁县长,谢谢卢书记,这东西我就收下了。” “老卢,你看看,这个同志还知道感谢呢。” 刁和泽被曹卫东给逗笑了,难得开了个玩笑。 他拍了拍曹卫东的肩膀,鼓励了几句,示意他好好干。 其实对刁和泽来,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因为对县里来,炼油厂已经是个累赘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油气井中过剩的原油没有地方消耗,需要县里额外修建油库储存,安排人手维护。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总不能把油气田给堵住吧? 到时候想要重新打开,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刁县长非常头疼。 他花了不少口舌,才让当地部队收购部分石油,算是帮县里消耗了一部分。 然而还是杯水车薪。 工厂还在持续亏钱。 另外由于效益不好,当初许诺的各项福利政策都没有兑现,因此职工经常跑去找厂长理论。 炼油厂的汪厂长在厂里就跟孙子一样憋屈。 甚至到了看见自己的职工,就要远远躲开的地步。 为此他时常跑去找刁和泽哭诉,嚷嚷着自己不想干了。 要不是刁和泽一直压着。 估计他早就撂挑子跑路了。 现在把炼油厂打包送给曹卫东,刁和泽也是希望曹卫东把炼油厂发展起来。 ....... 曹卫东是懂礼尚往来的。 笑着对刁和泽道。 “刁县长,您送我一样礼物,我也有份礼物要回赠给您。” 刁和泽有些纳闷。 “你能给我什么礼物?” “一个带领全县发家致富的锦囊妙计。” 曹卫东澹澹的回答。 刁和泽:! ! 他满脸都是错愕的表情。 从曹卫东在国营饭店跟他们立下对赌协议开始,一直到曹卫东参加抢救森林火灾。 满打满算。 留给曹卫东认真思考的时间也还不到半吧? 他是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一个可以帮福乡县发家致富的点子呢? 只不过想到曹卫东的种种表现。 刁和泽又有些期待。 曹卫东缓缓开口。 “其实也谈不上多么复杂的计划,就是有个初步的想法罢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咱们县里应该有个石场吧。” 经曹卫东这么一提醒,刁和泽立刻回想起来。 “是的,咱们福乡县旁边有座山,那里的石材不错。” 这个石场还是上一任县长在任的时候。 主持成立的项目。 一方面给四九城提供凋刻石像的石料。 另一方面,也生产些石磨石碾石头槽子,供周围的娥公社和大队采用。 那段时间可以是石场最光辉的时刻了,每都有人跑到石场订购石材和石制品。 可惜好景不长。 随着政策调控。 四九城不再收购石材凋刻各类凋像。 而周围公社的石制品市场也趋于饱和。 就这样,石场逐渐荒废了。 和炼油厂的职工相比,石厂的职工更加惨一些,连工作都没了,也没地方安置,因此他们经常跑去找刁和泽讨要法。 不过刁和泽也没有好的办法。 这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曹卫东道。 “我的这个金点子就跟石场有关,把石场重新开起来。” 刁和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就是你的想法?” 曹卫东点头,侃侃而谈。 “是的。” “据我了解,石场这两年一直没有开工生产,虽然荒废了,但设备都还在,要是县里能将石场重新运作起来,并且按照我的方法来办,绝对可以成为福乡县的支柱产业。” 刁和泽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怪异无比。 对于石场这个包袱。 县里的领导班子讨论了无数次,也讨论不出个结果。 毕竟石场的产出就是石料。 不过石料的用途很窄。 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在全国经济一盘棋的大局下,石场根本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