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身份的变化 (第2/2页)
要这么,我还真有一个事情......” 杨书记道:“你。” 曹卫东提醒道。 “我认为市里应该调查清楚这场大火是怎么发生的,还有这火能不能提前预防。” “火灾虽然可怕,但到底还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应该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这话简直进杨书记心坎里了。 他感慨道。 “要是市里有你这样的年轻俊杰就好了,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工作也能轻松一些咯。” “我们都是建设祖国的螺丝钉,不分地区的。” “对对对,你看我着相了不是?” 杨书记现在对曹卫东是越看越顺眼了。 “火灾的原因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就是最近气太燥,煤球堆在一起发生了自燃现象。” “刚好煤堆距离家属楼距离比较近,碰巧引燃了居民晾晒的衣服,最终酿成了这场大火。” “好在群众撤离及时,没有人员伤亡。” “我刚才和其他同志们开会讨论过了,从今起,市里将开展安全风险自排自检的工作,坚决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曹卫东摇了摇头,提了一句。 “杨书记,这终究是指标不治本的办法啊。”
杨书记一愣。 “治标?治本?曹卫东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曹卫东侃侃而谈。 “煤炭本身虽然是非常优质且廉价的能源,但在居民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造成空气污染,时刻损害居民的身体财产安全。” “另外煤炭还有发生自燃的风险。” “我们要是能够找到一种取代煤炭的燃料在市里推广就好了。” 杨书记叹了口气。 “现在不是用煤炭就是烧木柴,以前的老式院子还可以,现在大家都搬进筒子楼里了,再烧木柴就不合适了。” “而且市里周边也没有那么多木柴用啊。” “其实现在还算是好点了。” “以前都是煤球,更危险,现在最起码是蜂窝煤了。” 在曹卫东看来,蜂窝煤是五十年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它在煤球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让煤炭具有了高效易燃的特点,并很快成为居民取暖做饭的主流燃料。 蜂窝煤在神州这片土地上风靡了半个多世纪,对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功不可没。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蜂窝煤也将面临被取代的命运。 曹卫东想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进程加速而已。 他若有所指的道。 “我听石油能源部正在积极探索石油然气的实际应用方法,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咱们就能用上更安全的燃料了。” 杨书记对这些事情就不太了解了。 他懵懵懂懂的点零头,完全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曹卫东笑了笑。 这话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又闲聊了几句。 杨书记道。 “行了,今的话也不少了,曹卫东同志你还需要休息,我们就不打扰你了。” 目送着杨书记离开,曹卫东松了口气。 “这下应该没有人来打扰我了吧?” 不过他明显想多了。 护士垂头丧气的走进病房。 “曹卫东同志,外面又来了几波干部,他们是市宣传部的,还有工会代表,还有.......” “总之他们都想来见你。” 曹卫东哑然。 他忽然意识到。 自己身份已经发生变化了。 而这种变化的根源,正是来自世界传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