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生死一线 (第1/2页)
“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骆养性。” 信王府门外,朱由检登上马车,回头望了一眼许显纯派来‘保护’自己的锦衣卫千户,什么话也没说,撩开遮布矮身钻了进去。 马车外,王承恩提了嗓子。 “信王殿下起仪。” 骆养性直起了腰,抬手间,数百名锦衣卫簇拥住马车,缓缓驶向皇宫方向,而在马车后面,则是钱谦益、周延儒所领头下的数以百计的东林党人。 信王府坐落在东长安街上,离着皇宫并不远,这里以前是标营,后来京营戎政越来越松弛,标营也就荒废下来,万历年改建成王公们的府邸。 朱由检年幼,如今也不过才十七岁,因此并没有封地,而且朱由校生前对朱由检也很疼爱,因此就在这里敕建了信王府,离着皇宫近,随时都能召入宫中。 东长安街的住户很多,但这个时候却冷清的有些吓人,街道之上,只有朱由检一行人的车辂声和脚步声。 皇宫越来越近了。 守在马车外的王承恩不由自主吞咽一口唾沫。 承天门外,一标东厂的番子迎了过来。 这一刻,马车周遭的锦衣卫也在骆养性的带领下手握腰刀。 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弥漫开来。 “锦衣卫千户骆养性,奉锦衣卫指挥佥事许将军之命,护送信王殿下持先帝遗诏,入宫继位!” 骆养性大喝一声的同时拔出腰刀:“来者止步,否则,格杀勿论。” 领头的东厂番头停了下来,同时抬起右手,身后随扈纷纷驻足。 “东厂掌刑千户翟俭,奉魏公公命,特来接迎王驾。” 番头报了家门,随后面冲马车撩袍下跪,顿首道:“叩见信王殿下。” 翟俭身后,数百名东厂番子也是纷纷跟着下拜,叩见信王的声音传遍整个承天门内外。 朱由检并没有露面,谁知道这里有没有刺客,万一自己一露头被暗箭射死,那岂不是哭都没有眼泪。 因此,只有声音传出。 “翟千户一腔忠忱,孤自然信之,既是魏公公特命接驾,便随孤入宫吧。” “是,谢殿下。”翟俭恭恭敬敬叩了一记响头,随后起身,带着人让开道路,待马车经过后,扈从于外。 马车一路坦途穿过承天门进入皇宫之中,越来越多的人也围了上来。 “末将许显纯,前来护驾。” “西厂掌刑千户魏乾朗、安远道奉魏公公之命前来接驾。” “中兵马司指挥金姚,前来护驾。” “臣,京营提督朱纯臣前来护驾。” “臣,协理京营戎政陆完学前来护驾。” 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而来,唯独只有两人口称臣。 一个便是成国公、京营提督朱纯臣,另一个则是协理京营戎政的陆完学。 军方的人终于是出面了。 朱由检也算是彻底松出一口气,横下胆子从马车内走出。 “辛苦成国公了。”朱由检大步走到朱纯臣的身前,激动到眼含热泪,双手托住朱纯臣动情道:“卿在,孤心里才是真的踏实下来。” 朱纯臣大声道:“请殿下放心,臣,愿为殿下赴死。” 赴死? 李自成入京的时候,也是你个狗东西绑了太子朱慈烺上赶着去献媚劝进。 朱由检眼里的冷漠一闪即逝,生生挤出泪来。 “好啊,好啊,成国公不愧是我大明朝最大的忠臣。” “哟,听信王殿下这意思,除了成国公,满朝没有忠臣了?” 这个时候,一道尖锐刺耳的声音响起,朱由检能明显觉察到,当这个声音响起的时候,朱纯臣的双臂肌rou明显一紧。 扭头。 二十步外,奉天殿的丹陛侧,一个面容阴翳的老太监正望着自己。 在老太监的身后,是几十个身强体健的锦衣卫。 记忆提醒朱由检,这个老太监,叫魏忠贤! 那个在明末呼风唤雨、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 朱由检松开了手,转身走了过去。 “王爷,小心。”王承恩拦了一句,但并没有拦住,只能快步跟着朱由检走向魏忠贤。 身后,骆养性看了一眼许显纯,后者微微摇了摇头。 就这么,五军府的勋贵、京营的提督协理连着东林党、锦衣卫上千号人的目光全部投向了朱由检的背影,望着后者一步一步迈着缓慢却又坚定的步伐走向魏忠贤。 魏忠贤脸上浮出笑容,驱散了那令人不寒而栗的阴翳。 身子的侧后,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小声念叨了一句。 “千岁爷,要不要......” 殿宇两侧早已安排下了刺客,如今朱由检只身前来,只需要他田尔耕一声令下,顷刻间朱由检就将被乱箭射杀当场。 魏忠贤扭头斜睨了一眼,吓的田尔耕连忙垂首退后半步。 这个白痴。 心底魏忠贤骂了一句,安排人手是为了刺杀朱由检吗?那是为了保命,不能在朱由检入宫前除掉,这个时候再动手还有什么意义。 不再去看田尔耕,魏忠贤扭回头重新望向越来越近的朱由检,随后快走几步迎上前,作势欲跪。 “老奴魏忠贤叩见信王......” “魏公公快免礼。” 朱由检一把搀扶住魏忠贤,托起后者用只有两个人的声音言道:“我没死在宫外,你很遗憾吧。” 魏忠贤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减:“王爷吉人自有天相,怎么会有事呢。” “孤多希望,你也能吉人天相。” “老奴天残地缺之人,自然是比不上王爷您的。” “周围安排了不少刺客吧。”朱由检左右张望了一眼,随后看向魏忠贤身后的田尔耕,收回目光盯住魏忠贤:“我现在就在这,再不动手等孤入了宫,你可就没机会了。” 魏忠贤抬起头来,呵呵一笑。 “王爷明知道老奴不过是个将死之人,此刻已经不足为惧。” “嗯,这话说的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