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各自为难 (第2/2页)
也不愿意说:“变蛟,你在此要严加督阵,每日视察关防不可怠慢。” “叔父去哪?” “去山海关。” 曹变蛟顿时惊诧不已:“如今大战在即,不知皇太极何时便会领兵犯关,这个时候叔父要去山海关,怕有不妥吧。” “无妨,我去去便回。”曹文诏不再过多解释,匆匆点齐亲兵离开,留下一脸茫然的曹变蛟望着烛台发呆。 皇帝密信里写的到底是啥? ----------------- 登莱巡抚孙国祯乃是原少保袁可立嫡系,和东江总兵毛文龙同为袁可立一手提拔,袁可立害病归乡颐养,便将登莱托付给了孙国祯,东江托付给了毛文龙。 东江位于辽南,深入满洲敌后,而登、莱二州则同东江隔海相望,充为毛文龙之后援。 朝廷发饷拨粮往皮岛,都是从登莱出海北上。 因此登莱便是毛文龙的退路。 国家大事上,孙国祯与毛文龙互为犄角缺一不可,私交上二人又同是袁可立一手提拔之嫡系,自然也是多年故交之情。 只是今日,孙国祯第一次对毛文龙动了杀心! 起因便是一封信,一封毛文龙的亲笔信。 这信是写给皇太极的! 信的内容很多,核心在于两句话。
“昔先汗之所以侵犯辽东之地,皆我国文武官员,未奉帝命,任意妄为,致使先汗恼怒,遂起衅端也。” “乞汗亲遣可使之人来皮岛,我与彼面陈所欲之事。凡自古以来,两国相争,不杀来使。愿汗熟虑之,以求安全之计。” 毛文龙派人送密信往沈阳,但这信最后却到了孙国祯的手上。 信孙国祯已经看过,确为毛文龙的笔迹无误。 “锦州被围,辽东战局岌岌可危,毛文龙这时候写这封信,是想干什么?通敌自保吗!” 孙国祯踹开面前的大案,拔出腰刀将其一刀两段,赤目道:“他毛文龙若敢当汉jianian,老子第一个手刃他!” 总兵沈友荣小心上前,劝言道:“敢问抚台,此信从何而来?” 孙国祯咬牙道出一个人名:“王辅。” 王辅乃是毛文龙的中军千户,信,便是王辅送来的。 沈友荣依旧是担心不已:“抚台暂且息怒,只恐是后金人的离间之计,当年袁少保策反贼伪复州总兵刘兴祚,行的便是此计.....” 刘兴祚,努尔哈赤的女婿,归顺后金十八年之久,可谓是明人投降金人的先驱,但就是这么一位后金心腹重臣被袁可立策反归明。 当刘兴祚偕眷带奴归复大明之后,暴怒如雷的努尔哈赤几乎将所有归降的大明叛将诛杀殆尽,导致整个汉官降将集团土崩瓦解,好不容易构造起来的伪军体系、情报体系全部消亡殆尽。 间接导致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后金接连丢失包括金州、复州等重镇在内的四百余里辽南疆域。 毛文龙这位东江总兵官,几乎就要打到沈阳。 若非袁可立公然同魏忠贤作对,遭到魏忠贤报复而被罢去官职,导致气急攻心一病不起,再给袁可立几年光景,这位精通情报战、敌后战、游击战的袁少保恐怕就能将后金折腾够呛。 沈友荣见孙国祯不言语,便继续劝道:“真真假假,虚实之道最为诡诈,倘若这是后金人的诡计,欲借抚台之手逼反甚至是除掉毛将军,那咱们岂不是正中贼人之下怀。” 孙国祯来回度步:“万一这信是真的呢?倘若毛文龙真欲投敌,那咱们就眼睁睁看着? 东江有军逾三万,又在辽南经营多年,倘若一朝尽归贼手,少保多年心血付诸东流,辽东局势将更加危如累卵。” 沈友荣便言道:“既如此,不若书信毛文龙,如今后金兵围锦州,可令他火速起兵进攻镇江、凤凰城等地,牵制后金,若他愿意出兵事由可圜。” 孙国祯正欲答应,堂外亲兵走进,垂首递信。 “抚台,陛下手谕,起登莱水师一部南下泉州,进防郑芝龙。” 孙国祯和沈友荣彼此对望,具面露难色。 如此时刻,岂可分兵南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