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中兴_第68章:寸土不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寸土不让! (第2/2页)

,对莫卧儿的统治阶级来说,印度只是被他们侵略的土地,他们是侵略者,印度不是他们的祖国更不是他们的故土,所以,他们不在乎通过割让土地的方式来换取自身统治的稳定性。

    可这里,是我们中国人的根!

    你想要我们的土地,不可能,哪怕朕的国家亡了,朕可以把这个国家交给另一个人,只要他是中国人,哪怕他砍下朕的脑袋!

    朕也绝不会将土地给你们英国人,同样,也不可能给荷兰人、不会给日本人、不会给此刻在辽东虎视眈眈的后金人。”

    说完这句话,朱由检起身就走,丝毫不管贝斯特在身后的连连喊叫。

    失去东印度公司的三千万吨粮食,那么,朱由检唯一的希望便只剩下祈祷了。

    祈祷什么呢?

    祈祷小冰河时期的时间能够缩短。

    可这似乎希望渺茫。

    大明朝人口峰值是在万历三十年左右,人口应该在一亿五千万到一亿六千万区间,然后就逐渐受到小冰河的影响,天灾次数开始逐年增加。

    从万历三十年到崇祯末年,人口锐减到一亿左右,死亡人数在五千万人。

    随后满清入关,从顺治元年到康熙元年,中国人口锐减到一千七百万至两千三百万,死亡人数在八千万以上。

    除去那骇人听闻的多次大屠杀,满清政府有意的削减人口,也和小冰河时期的天灾有着关系。

    人口越多越养不活,养不活就要造反,动摇统治基础。

    就像之前朱由检跟贝斯特说的话,对于满清政府来说,中国只是被他们侵略的国家,不是他们的根。

    所以满清政府不在乎割让中国的土地,就更不会在乎中国人死多少。

    如同东印度公司于印度。

    如同1769年的印度大饥荒。

    “平定张献忠之后,用五年时间积蓄国力,倾举国之力出关征讨皇太极,一战,将后金灭国!”

    朱由检回到乾清宫,时隔几个月再一次拿起笔开始练字,笔锋下的极重。

    他已经决定破釜沉舟,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祈祷上。

    大不了和皇太极鱼死网破,让什么李自成、张自成的来坐这江山便是。

    其实直到现在,朱由检还有一种办法能救。

    那就是。

    减丁!

    将人口控制到五千万上下,依托南直隶、浙江稳定的粮食生产力,然后发展福建、广东、山东、台湾等沿海省份的渔业,这样足够养活五六千万人口。

    唯一的下场只不过是。

    四川、河南、陕西、陕西、贵州等内陆省份十室九空!

    会有几千万人死亡,便会有几千万人活下去。

    人吃人的情况将会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上演。

    造反、暴乱层出不穷。

    朝廷的刀,会接连不断砍下一个又一个同胞的脑袋。

    这件事,朱由检做不了,更不敢做。

    哪怕他明知道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同样会有如此多,甚至会比自己减丁政策下更多的人因此死去,但朱由检还是不能做。

    有些事,老天可以做,造反的张献忠之流可以做,但他这个国家皇帝不能做。

    自己的良心过不去,后世人的口诛笔伐他也背不动!

    “英国人不让老子好过,老子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朱由检目露凶光:“让礼部的人告诉贝斯特,朕,不是只能和他们一家合作。”

    难道,印度只有英国一家东印度公司?

    外交谈判,从来不是花团锦簇温文尔雅,那种出现在公众视野下的一团和气是谈判完成后的合影留念。

    真正的谈判,是机敏警觉的试探底线,贪婪无休止的索取和破釜沉舟的威逼胁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