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7章 那幅赐给童贯的《千字文》,呵呵(四更求订阅求票) (第1/2页)
“你继子童智继胜咋个又惹了是非,那些御史的奏折就在那里。” 官家赵佶指了指一旁摆放着的十来份弹劾奏折,似笑非笑地道。 童贯听得此言,一想到昨日在府中见到的继子童智胜洋洋得意地向自己展示他那一身《论语》刺青。 当场就把他这位在大宋官宦圈子里边有媪相之称的权宦给气的七窍生烟,偏偏拿那个又愣又横的孩子没有半点办法。 此刻官家都开了口,童贯便直接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官家,奴婢昨日听闻此事之后,就已经狠狠地责罚了那個混帐,还请官家……” “好了,朕也不是在怪你,更不是怪你继子。” 面对着这位在军事方面颇有建树的权宦,官家赵佶还是很宽容的。 毕竟,宦官就是皇家的家奴,他们能够打仗,能够干出成绩,那也相当于是给皇家长脸。 而且这位童贯,乃是官家赵佶的父皇宋神宗时期的大宦官李宪手把手带出来的。 而这位李宪,原本也就是宋神宗时期,带兵打仗很有一套的宦官,可谓是战功赫赫。 童贯当时便一直跟随于李宪左右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莫要看童贯浓眉怒目,犹如正气凛然的粗鄙武夫,实则也是一位很懂得揣摩官家心思的老司机。 这也才能够让他这位比官家赵佶足足大了二十九岁的大宦官,能够经三朝而恩荣依旧的原因。 “年轻人嘛,轻狂肆意,他将《论语》刺青于身,这也没什么。” “你与跟朕言及,此子有万夫不挡之勇,天生神力,朕一直想着该给他个什么官职。” 说到了这,官家赵佶的目光,落在了童贯的身上。 童贯脑中闪过那位继子让自己都甚是头疼的执拗性子,再次卑微地低下了脑袋。 “奴婢多谢官家如此抬爱,只是那个混帐心性未定,性子散漫……” 一旁的杨戬一直默默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一切,说实话,杨戬也颇为羡慕这童贯。 能够以宦官之残躯,却可以统领千军万马,建功立业,何况他是天子家奴,行事作为,远比那些官员不知道少了多少忌惮。 而且频频建功立业,亦让官家对他另眼相看,可以说,童贯此獠算理上是官家身边最为特殊的宦官。 虽然童贯以孩子还需要好好教育,暂时不适合入仕,但是官家也并没有心生不悦。 反倒是抄起了摆放在案几上那张《千字文》,满意地打量了几眼,抬手便递给了童贯道。 “前些日子,你就来寻朕求字贴,只可惜那段时间,朕着实过于忙碌,没甚心思。” “今日你来得正好,这里正好有张写好的《千字文》……” 看到递到眼前的这张用纯熟而又老练的瘦金体所书的《千字文》,童贯不禁大喜,推金山倒玉柱地再一次拜倒在地。 “奴婢多谢官家,难为官家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确还能记得奴婢的心愿。” 等到童贯欢天喜地地捧着那份《千字文》千恩万谢地离开之后,杨戬看着童贯那足足比自己高出一个脑袋的魁梧身形,嘴角隐蔽地轻扬了起来。 那幅《千字文》,呵呵……虽然的确是瘦金体所书,但是,作者可不是官家,而是那位官家的爱徒高璋。 这让杨戬忍不住又牙疼般地吸起了气,官家这样的cao作,当实是…… 也不知道是在他的眼中,爱徒高璋更被他看重,所以才这么cao作。还是因为他太懒,不乐意自己再写一篇。 樊楼东楼,今日显得份外的忙碌,即便现如今时间还早,都还没到晚餐时间。 但是此刻东楼一楼里边正有大量的工匠正在那里以最快地速度,进行着舞台的收尾工作。 这樊楼东楼这些日子以来都一直处在封闭装修阶段,这自然也惹得一众经常前往樊楼消费的宾客们的好奇心。 只不过他们得到的都是统一口径的回答,那就是大宋勾栏第一花魁师师姑娘将会在这里亲自演绎一种全新的节目。 这自然也勾引了无数宾客的好奇心,只可惜,樊楼东楼虽然是樊楼四座楼中面积最大的。 但是所能够容纳的宾客也不过一二百位,而能够拿到节目首演邀请的。 几乎全是那些一掷万金的樊楼贵宾,要么就是那些很有面子的才华横溢之士,又或者是达官勋贵。 而且这樊楼在二楼上,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