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城里城外 (第1/2页)
当是正午时刻,春日温暖的阳光透过林中的树叶落了下来,无物寺的僧人坐在阴影里,映着残留的阳光像是渡了一层金色的粉末,仿若一座座佛陀雕塑。 在众多僧人的中心处,也是阳光残留最多的地方,有一位年轻的僧人静坐其中。昏晕的光芒落在那位那位僧人身上,木棉袈娑和头顶的笠帽是那样清楚可见,自然透着股光明正大的意味。 这是长空与明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相见,从明山带领无物寺的僧人走入大虞境内的开始,长空就接到诸葛大人的指令一路跟随。这期间他从未露面,但是他知道从他开始接近这些僧人,明山就一直知道他在。 从大西洲到大虞要走千山万水,从大虞西疆到永安城也有数百里的路程,何况这中间还有一座名为大泽的巨大湖泊,绵延百里的秦岭山脉。 这一路长空想了很久,直到现在他也想不明白,无物寺此番的做法是为什么?或许大虞宝库中,真的有另这些看破红尘的僧人,心升尘念的东西? 长空的到来没有使这队僧侣出现任何紧张的表现,林中的佛音也没有丝毫的频乱或者高昂,明山在低声念着佛经,早以将心性放到了明镜之外。 他缓慢的走到明山的身前,接着向前行礼,说道:“欢迎明山大师来大虞宣佛。” 说完,不等明山回答,他便直接在明山的对面,随意的坐了下来。 他没有说在永安城,而是提的大虞,他没有说来意,只是说了宣佛。 明山抬头微笑的说道:“武斌大人所为何事啊?” 长空神色歉意的说道:“大师前来,我大虞官员招待不周,所以特意来致歉的。” 明山说道:“若是只为这些,武斌大人何故亲至。” 长空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大师所言有误,我来一是来表达我大虞的歉意,二是我想来寻求大师解惑。” 明山望着他神色有些疑惑,问道:“何惑?” 长空说道:“永安城来了很多人。” 明山说道:“大虞京都本应如此不是吗?” 长空说道:“普通的民众好奇我可以理解,只是我不懂你们为何来?” 他说的是你们,这两个字有很多包括的含义,是林中再坐的所有无物寺的僧人,也是包括此时永安城内的那位真人。 明山的目光略过长空,望向了他身后的那座雄城,说道:“小师弟在潜龙试上努力,我们不想他在那里出事。” 长空眯了眯双眼,说道:“若真是如此,何来这般夸张的队伍。” 他指的自然是林中的这群僧人,这些从无物寺千里迢迢来到永安城外的僧人,长空能感受到了净观境界以上就有数位。 明山低头宣了一声佛号,神情认真的说道:“从无物寺至大虞宣佛,一路千山万水,普通的僧人根本不可能跟随,这些愿意随来的都是寺里的前辈。” 长空看了看这些周围的僧人,如明山所说,这些人中大多都是老者。 老者代表年长,活的时间也更为久远一些,对于修行者来说寿元会随着境界的提升而不断攀升,这些看起来皱纹斑驳妙容苍老的僧人,也不知在这个世界上活了多少个年岁,苦修了几个春秋。 然而长寿也代表着历史,也代表着知晓这世间更多的秘密,对这个世界更加的了解或者说,怀疑。 明山所言寺里的前辈愿意随行,也带表着他们这些老僧或许真的有目的而来。 长空没有说话,他望着明山,神色变得更加寒冷,眼神也更加冷冽了起来。 明山叹了口气,轻声的说道:“传说本应该不被人相信,但是南海落下了仙剑,仙剑却又在永安城发生了暴动。师傅曾说:仙剑可斩邪魔外道。” “数十年前的那一场灵雨你也是受益者,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长空淡然说道:“你们佛门弟子一向只言佛法无边,怎么也对这些传言起了兴趣。就算你说是真,永安有我大虞皇帝和双圣坐镇,难道也会乱?” 明山眉头微蹙,轻声说道:“大虞再大与整个天下相比又如何?何况仙剑来自天上,落在南海,虞皇陛下取走仙剑本就乱了尘缘。如今仙剑暴动更是举世皆惊的大事,大虞想只手遮天,难道要弃苍生于不顾?” 长空自然不会听信他的借口,他站起身来,遮挡了几片阳光,明山的身影也就笼罩在了阴影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