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驯兽师!_第224章 分不清四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分不清四六?! (第2/3页)

活动气儿。

    要是能外调,抓紧跑!

    刘光齐心里这么想着,面子上却是一点儿都不露,假装想了一下,随即一脸惊喜,满是钦佩、崇拜看着自己老子,笑呵呵的点零头。

    “爸,神了啊,这您都能想到?嘿!我怎么没想到呢,甭问啊,这事儿绝对准成!就是不知道这李长安什么时候得罪领导啊……”

    “嘿!准成吧?!这李长安得罪领导啊,我约摸着也快,就他这嘚瑟劲儿,能长远的了?放心吧,这子啊,属兔子的,好日子那跟兔子尾巴似的,长不了!”

    刘海中美滋滋的道。

    “老伴儿,抓紧做饭,今儿个早上咱们家也得炒菜啊,这是大好事儿啊,得多吃点儿。光齐啊,都人逢喜事精神爽!

    咱们爷俩儿得好好的喝一杯啊,唉!家里没酒了,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想到这里。

    刘海中未免觉得有些遗憾,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宝贝儿子之前的话,要不,去鸽子市儿逛逛?这个念头一起,心里就跟长了野草似的。

    “行,我去做饭,对了,咱们今儿个早上吃什么菜啊?!”

    一大妈问道。

    “这还用问?白菜炒rou,多搁rou!”

    刘海中一腆肚子,像个领导似的大咧咧的吩咐道。

    “行!”

    一大妈立即点头。

    要是自己老头子和宝贝儿子真能翻身,那可是真好,她敢不给自己老头子面子吗?!立即,一大妈就去忙活了。

    “两个畜生,起了没有!起了快去把便盆给倒了!”

    刘海中骂骂咧咧的朝里面屋骂了一句。

    ……

    李长安做的早饭,自然是有何雨水一份儿了。

    姐弟两个人,吃过了早饭,又听了一会儿收音机,等早上这阵儿凉气过去了,暖和起来,才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今儿个也没什么事。

    出门儿就是闲逛,理理发、看看书这样。

    值得一提的是。

    这年月理发,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理发业旧称剃头业,当年学徒不是学会剃头就能出徒的,必须要熟练的掌握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十六种技能,才能出图。

    这十六种技能,统称为“整容行的文武不挡”。

    梳、编指的是梳头发编辫,剃是剃头,刮是刮脸,掏是掏耳朵。剪是剪鼻毛,剔是清眼,俗称打眼,白了,就是用一种特制的四寸长、顶端是珠子形状的骨头针,用顶部珠子形状的骨头在顾客眼皮上按摩,轻轻的滚动。

    染是染发染鬓,接是接骨。早年间有谁脱臼了,一般不去医馆,直接找个剃头棚子就能治。捏、拿、捶、按,的是按摩,从头顶到腰眼,双手并用,xue位找到很准,节奏感拿捏得正到火候,让人心满意足。活、舒、补,是舒筋活血、补碎的正骨手术。

    有这十六种技术,才是一个合格的剃头匠。

    虽然现在一般这十六种技术,很多理发店用不上了,但是,那提供的服务,也不是后世很多理发店能比的。拿掏耳朵来,是个人就会,但理发师傅的手艺,就是比自己掏着舒服,工具就是挖耳勺加一根耳绒线,连掏带捻,很是让人舒服。

    李长安来了这个时代。

    又难得有功夫,当然要找个高级理发店,好好享受享受了。这年头,理发店价格有高中低档,最高档的就是洗、理、刮、吹等一套男活下来,八毛钱。中档的五毛左右,低档的两毛五到三毛五。

    八毛钱,李长安真就不心疼。

    顺道。

    在李长安强烈推荐下,何雨水也修了修头发,来了个女全活。

    加一块,花了一块多钱。

    到了十点多,姐弟俩舒舒服服的才从理发店出来,这年头其实也有很多的时兴发型,但李长安按照前世的习惯,万年雷打不动的平头。

    他颜值摆在那里,扛造!

    平头照样拿捏!

    这一套理发流程,比后世理发店里还完善,还舒服,服务很是周到。理完发之后,李长安就和何雨水骑车直奔图书馆。

    其实。

    南锣鼓巷附近,就有个图书馆,哪怕是腿着,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骑车,毫不夸张的,真就三两分钟就到。

    借阅图书什么的,也很是方便。

    不过。

    后世一般是学生证、身份证什么的登记,办理借书证,但是,这个年月,别身份证了,户口本还都没有了。

    都是用工作证。

    像是买火车卧铺票什么的,也需要用工作证,不是只有个介绍信、身份级别证明什么的就成。而且,这个工作证也不只是用来证明身份那么简单。

    像是去医院看病,机关单位和厂矿单位都有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工作证上直接有相关专页,不单单是自己看病拿药什么的能报销,就是自己家里人生病,也能按照一定比例报销。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需要查验身份的,一般也都是用工作证,像是介绍信,一般也就是长途出差和结婚的时候需要用到。

    大部分时候,工作证就能搞定。

    “哟!您就是李长安李师傅!?”

    图书馆工作人员办理借书证的时候,看了一眼李长安的工作证,不由诧异的问道,很有些又惊又喜的样子。

    “我是。”

    李长安笑了笑。

    “您认识我?”

    “那倒不是,以前光听您的大名了,您的手艺那可是有名啊,我一个表姐是你们厂子的,她给我捎过土豆黄卷糕,是您的手艺。

    对了。

    上周她来看我妈,还带了个咸火烧,也是您做的,您可真有本事。闻名不如见面,没想到,您还真年轻,比我弟还呢。”

    工作人员自来熟的笑着道。

    “原来是这样啊,那也不是外人啊,承蒙抬爱,哈哈。”

    李长安笑笑。

    “的确不是外人,对了,李师傅,您在外面接活吗?我们院儿有个要结婚的,和我家关系不错,家里殷实,不差钱,想找个好厨师。

    我正想托我表姐问问您呢,您要是做的话,等日子订好了,我让我表姐知会您一声?!放心,钱指定到位。

    不过,不知道李师傅您的劳苦费,一般是多少啊?我也好和邻居那边一声,结婚那子算是我一个兄弟,我这个当哥哥的多少得帮着张罗张罗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