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第1/2页)
张辽归降曹cao刚一年,在曹营的地位远不如郭嘉,想起白门楼关羽曾仗义执言,他此时要硬着头皮回报。 “主公,云长为人重义,也未必...” “嗯。” 曹cao望着张辽郑重点头,并捋须吩咐:“答应云长所有要求,我自有办法令其归心。” “唯。” 张辽喜而抱拳,欣然打马奔向土山。 郭嘉见张辽扬鞭走马,小声在曹cao身边提醒:“主公,关羽万人之敌,又是刘备左膀右臂,要让此人归心,登天之难也,收下也要慎用...” “奉孝勿忧,我自有计较。” 曹cao微微一笑,摇头豪言反问:“我连刘备都敢用,还怕用义气闻名的关羽么?” “是我多虑了...现在小沛、下邳皆破,就剩东海昌霸未平...” 郭嘉话没说完,突然听得一阵急促蹄声。 见曹cao视线已被吸引过去,郭嘉便随着他的目光调转马首,回身看见领军史涣快马赶来。 领军、护军为曹cao所置,职能就是执掌禁军、护卫主将,外派则代曹cao行监督。 史涣病逝之后,领军由夏侯渊接掌,足见曹cao对这位同乡重视,将其当作宗室武将一般信任。 郭嘉看到史涣打马狂奔,就知道北方前线可能有事。 果不其然,史涣送来的正是黄河战报。 袁绍以颜良、淳于琼为大将、郭图为参军攻打白马,袁绍自己率军西进攻打延津渡口;由于颜良攻打白马甚急,东郡太守刘延已向官渡求援数次。 曹cao东征徐州之前,留曹洪、荀攸守在官渡大营,曹cao留给官渡的守军虽有两万,但有半数是张绣的降卒。 袁绍分兵两路攻打,留守大将曹洪不能决,张绣也不敢放心用,便遣人至徐州前线问计。 曹cao看完曹洪战报,捋须冷笑:“我与袁绍相识多年,此人并没多少长进,色厉胆薄,好谋无断...” “袁绍既已动手,那东海昌霸...”郭嘉欲言又止。 曹cao虚眼回应:“昌霸不足为惧,留下子孝慢慢平叛,主力必须尽快赶回官渡大营,是时候会一会袁大盟主了。” 史涣心领神会,叫上韩浩就去部署回程事宜。 不远的土山下,包围的士卒阵型发生变化,张辽完成了招降,曹军将士正准备清扫战场。 “哈哈哈...” 曹cao突然仰天狂笑,看得曹仁、夏侯渊等人摸不着头脑,心说袁绍大兵压境,你怎么笑得出来的?难道是因为收降了关羽? 郭嘉心思比武将活泛,他暗自沉思之后,试探性追问:“主公何故发笑?莫非嫌袁绍出兵太迟?若他在咱们出兵中途进军,未必能这么轻易收复徐州。” 曹cao冷哼:“袁绍干大事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他此时发兵是故意的,若肯早十天发兵,刘备也未必会被打跑,袁绍是怕我们中途回头。” “那您是笑...” “我笑袁绍耍小聪明,此前集结战船欲攻徐州前,田丰就劝袁绍趁机发兵,可惜袁绍不肯...” 郭嘉皱起眉头:“袁绍陈兵黄河北岸,邺城细作传回的消息,有可能是有意放出,未必可信...” “以小儿患病为由,故意耽误出兵时机,袁绍是欺我无智,真是为国家社稷计,妻儿父兄皆可弃,何况一幼子乎?” 曹cao虽在讥讽袁绍,但言语间却显露着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个人价值观。 河南、河北两个势力的争斗,双方互派细作都是基本cao作。 曹cao原本没下决心攻打刘备,直到徐他在中军发动叛乱,他才明白袁绍渗透得太深,自己得到的情报很可能有误,所以用这次东征赌了一把。 郭嘉见曹cao喜笑颜开,立刻拱手报喜:“袁绍欲盖弥彰不成,反让主公解决了徐州隐患,并得了刘备新募的两万士卒,正好带到北方战场。” 曹cao笑着附和:“听奉孝这么一说,让我记起十年之前的往事,刘备曾陪我到豫州募兵,现在他又在徐州替我‘募兵’,是不是很凑巧?哈哈...” 夏侯渊听到募兵,突然上前谏言:“主公,刘延兵多尚且抵挡困难,延津的于禁只有两千人,估计情况更险峻,应从速发兵相救...” “延津守军虽少,然守将却非常人,于禁治军素来严谨,古之名将亦难相比,子廉在信中只言白马求救,并未提及延津之难,于禁应该还能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