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章 分权节度使 (第1/2页)
之所以想这么多是因为赵旭要清楚的知道这个节度使的由来,然后才能想起来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好这一件事情。 这个节度使还真的是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个老家伙了,古董级别的人物了。 怪不得敢这么的硬气,根本就不听中央的调遣,原来人家是老牌的军阀了。 你大宋才建立多长时间,人家会鸟你吗。不过还好现在最有实力的结果节度使还都是赵匡胤的把兄弟,没有什么样的事情。 宋初承五代旧规和后周的旧制,节度使除了要掌管本州府以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加上现在的很多节度使要么是赵匡胤的把兄弟,要么就是他当年的下属。 这些人都是一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他们把持着朝廷近七成的权力。 也就是说即使有一天他们要造反朝廷也是没有办法去节制他们的。 这样岂不是很危险,现在赵匡胤父子已经开始准备要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力了。 现在赵旭所说的分权,说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进一步限制他们的权力,然后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力做准备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首先要分权就是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他们是势力最大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分权就是要限制他们的权力过大,比方说一个节度使级掌握了军权,又掌握财权,同时还拥有地方的行政权。” 这样的节度使名义上叫节度使,即使是叫他皇帝也不为过,你把军政还有财政大权都收拢到你的手里了。 那皇帝还有什么,也就是个你名义上的老大了,不是这样的吗这些地方的士兵虽然还挂着朝廷的名字。 可是他们只会听从你的,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你才是他们最直接的领导。 皇帝只是他们名义上要效忠的对象,可是他们却没有见过皇上,他们只知道你是他们的节帅。 在他们的眼中你这个节度使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你。 再说了你还掌握着你所在军镇的行政大权,也就是说这个区域的政事是你说的算的。 官吏的任免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情,谁人不服从,他们的乌纱帽掌握在你的手里。 他们的升迁都凭你说的算,皇帝和朝廷也是管不到他们的,你说他们听谁的。 在你节度使的治下,所有的政策都是出自于你的节度使府邸,他们生活的好坏都是你说的算。 在节度使治下的百姓当然是看你行动而决定他们的生死,朝廷他们也是指望不上的。 最为重要的你掌握了财政大权,什么盐铁专埋是朝廷的特权,在这里行不通。 这些都是节度使管的,收多少赋税,怎么样的收取,全部都是节度使说的算。 再细想一下,节度使这些个权力是不是有点大了,大的连皇帝都点眼红节度使。 前面也说了,你这不是皇帝,但是在事实上,你就是实际上的皇帝了。土财主土皇帝。 “第一步就是不能再让节度使一个人掌握军政和财政大权了,一个人掌握这些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赵旭不知道用个什么词来形容才好,只得用了一个惊世骇俗,其实他是想表达,一个节度使掌握这么多的权力对朝廷来水绝对是个威胁。 “主公我不明白您为什么会这样说的,让他们掌握这么多是朝廷对他么的恩赐,也说明他们的能力,为什么会说是惊世骇俗呢” 苗训不知道这个惊世骇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赵旭缓缓的端起茶杯,慢慢的品起来手中的茶,来茶馆本来就是要饮茶的嘛 “先生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是太过大意了吧,难道你忘记了,强盛一时的大唐王朝就是被军镇的最高长官给祸害的。” “到了中后期藩镇正是将中央政fu的权力给完全的架空完了,后来朱温还将唐朝给灭亡了,能不惊世骇俗吗” 苗训听了确实大叫自己真的是失策了,他忘记了这一茬了,这样的节度使哪一个朝廷不怕。 眼前的这个主公是未来的一国之主,他考虑的绝对是先国家吧,节度使自然而然的就是他所想的一个敌人了。 赵旭又开始说了起来: “节度使之所以这么有实力,首先是因为他手中掌握着军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掌握着军权就意味着手中有了大量的军队,有了军队腰杆子就能直起来了。 有了军队就有自保的实力,然后才是进一步的谋取更大的利益,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军权的基础上的。 “苗训也是十分赞同这个观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