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曼联欢迎你  (第1/5页)
    打发了馋他身子的罗琳女士之后,羽生秀树于巴黎的活动便结束了。    十六号。    戴着新到手的“教育家”头衔,羽生秀树联系上了克里斯托弗·托尔金,表明了身为一名中土世界书迷,想要拜访的想法。    对方在电话里倒也颇为客气,对羽生秀树的来访表达了欢迎。    羽生秀树看了看还没完成的拜访礼物,表示他会于二十六号前往德拉吉尼昂。    而就在羽生秀树刚刚结束与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的电话后,生活助理便向他汇报。    “会长,有位女客人拜访,是阿歇特图文出版社的副主编。”    “阿歇特图文出版社?”    羽生秀树轻轻皱眉,呢喃自语,回忆相关信息。    阿歇特图文出版社,是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下属的出版社。    而阿歇特出版集团,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几个图书报刊杂志出版集团之一。    在法国,无论是他的绘本,还是精灵娱乐的周边出版物,都是与这家出版社进行合作。    但问题是,他的绘本是由小学馆打理。    而精灵娱乐的周边出版物,如今则转移给了精灵传播负责。    他尽管是拥有者,但从都到尾都不负责具体业务。    因此有些想不通,阿歇特图文出版社为何要找他。    犹豫了片刻,羽生秀树对助理说,“告诉那位女士,我现在有事情要忙,要是关于绘本和精灵娱乐周边出版物的业务,请她去找专门的负责人。”    “好的,会长。”    助理答应一声便离开了。    但并未过多久,助理又重新返回,并且对羽生秀树说。    “会长,阿歇特图文出版社的副主编让我告诉您,她这次不是为了之前的合作,而是想找会长您出版新书?”    “出版新书?我都不知道我自己要出版新书。”    羽生秀树满脑子问号,心想他除了那本还没完成的《小鬼当家》绘本,最近可是什么新作都没有。    不过对方这话,却着实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请她进来吧。”    羽生秀树很想看看,对方想出版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着作。    助理离开后,羽生秀树暂时收起了画架上的画布,简单整理了一下午乱糟糟的酒店客厅。    他居住的是巴黎莫里斯酒店,一家于1835年开业的“古老”酒店。    酒店位置非常好,站在阳台就能看到卢浮宫,背靠旺多姆广场,出门就能溜达到塞纳河。    虽然开业时间早,但经过了现代化改造,居住体验还算不错。    不过羽生秀树对这个酒店有一点不太喜欢。    并非那每晚近四千美金的高昂费用,而是酒店整体的洛可可宫廷装修风格,有种矫揉造作的假精致感觉。    当然,他不喜欢这家酒店,却无法改变这家酒店号称是法国最时尚的酒店,是欧洲众多王室贵族,上层名流,以及艺术家,时尚人士最喜欢入住的地方。    艾伊国际的员工帮他订这家酒店,八成也是因为自家公司的属性所致。    老板经营时尚产品,住酒店也总要和时尚沾点边不是。    待他刚简单的收拾完,助理便带着阿歇特图文出版社的副主编抵达。    这是一位名叫安娜伊,三十岁出头,外表普通的法国白人女性。    见面相互问好之后,安娜伊便说明了来意。    “羽生作家,我看了电视节目里您对教育的那些见解,我与编辑部的其他同僚,都非常认可羽生作家关于快乐教育,自由教育,以及女性权利的言论思想。    因此阿歇特图文出版社想要邀请羽生作家,以之前的言论思想为核心,围绕教育出版一部着作。”    羽生秀树听到安娜伊的话,第一反应便是拒绝。    让他依靠日后的公知言论,简单回答几个问题还可以。    真要他围绕这些东西,写一本关于教育的着作,那还真是为难他了。    并不是因为有难度。    主要还是羽生秀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枯燥的事情上。    想到这里,羽生秀树便直接对伯纳德说,“安娜伊女士,非常抱歉,我并没有创作这样一本书的打算。”    “我能否知道,羽生作家不打算创作这样一本书,是有着什么样的顾虑呢?”    安娜伊不打算放弃。    她此行前来邀请羽生秀树创作,并非全然为了出版社的利益,是因为她真的很认可羽生秀树所说的言论。    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她算是相同思想的追随者。    在法国,这种情况并不稀奇。    法国历史上为了各种思想,自家斗的你死我活都是常见的事情。    到了后世,这里也是白左圣母的“天堂”。    羽生秀树闻言,再看这位女士那炙热的眼神,也知道他遇到什么人了。    属于那种不是特别极端,但也异常明显的白左圣母。    他明白对付这种人,简单的推诿拒绝是打发不了的。    稍加思索后,他用严肃的语气道。    “安娜伊女士,你说这种话,就证明你没有看懂我对于那些老师的回答,也没有看懂我的绘本。    我一直在强调,教育必须是快乐的,自由的,让孩子们主动去追求,我也是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儿童们懂得简单的知识。    现在伱让我把这些思想,写成一本教育着作,枯燥的灌输给孩子们,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