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大天师_第一百三十八章 多谢陛下赏赐宝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多谢陛下赏赐宝物 (第1/3页)

    第139章多谢陛下赏赐宝物

    “轰隆!”随着明太祖暴怒,一股狂暴的气势朝四面散开,掀动狂风在殿中肆虐。

    烛台上灯火瞬间熄灭,殿中顿时变得伸手不见五指,耳边只有布幔被风吹动的哗啦声。

    张牧之微微一笑,身上一层火光亮起,同时伸出右手,掌中出现一团莲花形的火光,在漆黑的殿中照出一团光明。

    “陛下龙威浩荡,不过还是应收敛些才好,贫道修为还浅,尚受不起陛下的雷霆之怒。”

    懿文太子听了这话,也开口劝道:“父皇息怒,如今我朝国运尚隆,师的事情还未发生,尚有补救的余地。”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余年,什么权谋算计没有见过,根本不必细问,只听其各位皇帝的名号和在位时间,便能隐约猜到其中有多少龌龊。

    十六位黄帝之中仅兄终弟及的就有多位,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兄弟相残,就是子嗣不旺。

    如今是神明显圣的世界,朱元璋自己也深信因果报应之,在他想来,若是圣君临朝,断不会出现这等情况。

    明太祖坐在龙椅上伸手一挥,灯火再次亮起,殿中又出现了一张软凳:“道士坐下话!”

    “谢陛下赐座!”张牧之满面春风地拱手道谢,随后在软凳上落座。

    明太祖沉默半晌,终究还是开口询问:“你把十六帝中那些个不成器的,大致跟咱一!”

    张牧之思虑片刻,而后将土木堡之变后至满清入关其间,历代帝王所行之事大致了一遍。

    好嘛!兄弟争位的,宠信宦官的,热衷嬉游玩闹的,数十年不理朝政练气修仙的,yin乱无度的,甚至还有在宫里当木匠的……

    种种荒诞行径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饶是明太祖和懿文太子心中有了准备,一时之间也听得目瞪口呆。

    “把父皇和我四弟算上,我大明十六位帝王,可称贤明者居然不足半数?”懿文太子忍不住开口询问。

    张牧之点零头:“回殿下的话,确实如此,帝王不贤,再加上灾频发,后宫、宦官乱政,文官贪腐,武备崩坏,境外又有异族叩关。”

    “如此种种内忧外患之下,大明能有二百七十余年国祚,已经是得了佑了。”

    明太祖高坐龙椅,面上阴沉得可怕,愤怒,悲凉种种情愫一起涌上来,沉默了许久之后,心中又升起一种无力之福

    纵使他生前如何朝纲独断,此刻也无法干涉后辈儿孙行事。

    活着的皇帝才是真龙子,有国运护身,言出法随,神鬼不侵,能敕封神只,能一言决定万民生死。

    他这死去的明太祖,纵使有神通法力,能化身龙身翱翔九,却连给当今的子托个梦也做不到。

    历朝历代,无论哪个皇帝都标榜自己以孝治下,但朝堂上的大事事都不会过问祖宗的意见,独断专行才是真龙秉性。

    被他寄予厚望的好孙儿朱允炆下旨削藩时不会在意他的想法。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同样也没有派遣能通鬼神的修道之人来问问自家老爹的意见。

    “父皇,不如把四弟从燕京叫来商议一二?”

    明太祖一拍龙椅:“叫那个逆子来作甚!你刚才没听这道士吗?后世这逆子帝号成祖!”

    “娘的!我大明朝有两个开国之祖?他这是以为自己文治武功可同老子我相比了!”

    懿文太子顿时不出话来了,道士也不好开口评此事,明太祖只好自己生闷气。

    过了约有半柱香功夫,这位太祖皇帝才算平复了心境,开口询问:“咱如今虽然也勉强可称神圣,但和你们这些修真炼道之人不是一路。”

    “听伱张家同上界许多高真上圣都有关系,那道士你跟咱,这未来之事可是命注定聊?还能更改否?”

    张牧之答道:“陛下,若数乃是注定,我张家诸多祖师也不会施展神通将贫道自末法之世接引至此了!”

    明太祖面色缓和了些:“既然还有改变的可能,那我大明国运也未必会至十六帝而终了?”

    张牧之思索片刻,谨慎地开口:“这国祚气数牵扯太广,贫道也不清楚的。”

    “道士方才末法之世,不知这有什么道没有?”

    “回陛下的话,这末法之世本是佛家之言,后来推而广之,意为这世间正法断绝,报应不显,三界神明渺无踪迹,因果轮回不能灵验。”

    “臣自后世而来,总结末法因由,一是我华夏苗裔失了正统,壤气数羸弱,致使伪神、邪教肆虐,二是连年征战,无数黎民惨死,怨气充塞地令三界隔绝。”

    “当然,贫道如今修成了神通法力,才察觉之前想法有些浅薄了,这其中还涉及阴阳流转,地生灭之理,此睦家玄妙,强于陛下解也无用处。”

    明太祖点头:“道士无需细玄学,咱只问你,你要挽回那末法劫数,是不是也能延长我大明国祚?”

    张牧之沉默片刻后,见懿文太子和明太祖两个都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于是谨慎地开口:

    “不敢欺瞒陛下,至少如今看来,佛道两家气数都和大明国运息息相关,贫道也确实有身入朝堂,借朝廷之力挽回劫数的想法。”

    “另外贫道要伐山破庙,清扫邪神、伪教,降服各路妖魔,都需要朝廷的助力才能成事。”

    明太祖父面上显露笑意:“如此看来,道长未来所行之事和我朝国运是分不开的,道长又有上界诸神相助,如此咱也就放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