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水转翻车 (第1/2页)
当天晚上,张阳泉竟同时收到黄伯燕和张明鉴两人的信。 黄伯燕的信中带着nongnong的警告意味,暗示他知道张阳泉与泰州反贼有牵连,只是看在以前同是绿林好汉的份上,帮他们隐瞒了。 希望张阳泉的北门军以后能服从他这个新达鲁花赤的统领,否则后果自负。 张明鉴则希望与龙潭寨抱团取暖,一起对抗黄伯燕,还文绉绉的把唇亡齿寒的故事说了,可见心中确实着急。 秦苓思一手捏着一封信,左看过来,右看过去,笑道:“你们说,咱们要不要和张明鉴合作?” 秦苓君没好气道:“你忘了以前和张明鉴合作的那些人下场了吗?” 秦苓思笑眯眯地道:“我怎会忘?他虽能吞并红巾军、刘聚,却不是咱们的对手,倒不如我们把他给吞了!” 秦苓君转头瞥向张阳泉:“你怎么看这两封信?” 张阳泉手上拿着他写的那份早稻种植手册看着,摆手道:“甭理他们,明天就是种稻子的时候了,这才是咱们的大事!” 秦苓思嘻嘻一笑,将两张信纸都揉成了球,扔了出去。 次日一大清早,三人来到西杨庄,带领着村民们开始灌田育苗。 那片大田区上,八座水转翻车像八座梯子一样,一端在下面的河水中,另一端在高坡上,显得格外醒目壮观。 而且这种水车不需人力,只要松开机括开关,就能凭借水流自转,把水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来到田区,抬眼看去,别家的水田已经早早种上了占田稻,只有他们的五千亩田还是空荡荡的。 渠道已经挖好,张阳泉回到下游河边,命众人松开水转翻车的机括。 只听咕噜咕噜的声音响起,八辆水车开始运作,水流逆势而上,顺着渠道流入田中。 扬州路一带因为大部分种植的都是占田稻,所以很少能见到水转翻车。 众寨民瞧见翻车转动,都发出了惊叹声。还有不少附近村民在远处眺望。 “喂,李兄,这东西设计的真是巧妙,是谁做出来的?”赵德胜站在队伍里,朝李二问道。 因为张阳泉非常重视这次栽种计划,直接调来了两个千人队,驻扎在田区附近,防止有人破坏。 两支千人队便由李二和赵德胜统帅。 “应该是胡公吧,他以前在工部担任过主事,凡是铁器、木器的东西,就没有他不懂的!”李二在徐州见过这种翻车,此时再见,唏嘘不已。 赵德胜咂了咂嘴,道:“寨子里竟还有这种能人?改天倒要拜访一下。” 参加种植的除了两村的两千寨民,郭念生还每天从山寨上带一千寨民下来帮忙。 张阳泉命人发出公告,告诉所有寨民,凡是参与种植的寨民收成时都会按一定比例反发粮食。 众人积极性大增,齐心合力之下,早稻的栽种过程十分顺利。 与此同时,城中的局面也出现微妙的变化。 黄伯燕如今手握重兵,一家独大,他为人圆滑,不像缪大亨一般顽固,每日去王府送礼请安,已经越过康廉,成为镇南王夫妻跟前第一红人。 原本打算出兵泰州的孛罗不花也听从黄伯燕建议,利用这支起义军为借口,找朝廷要钱要粮,增强总管府实力,不必急于剿灭。 张明鉴一面四处搜罗珍器宝物讨好镇南王,一面不断给张阳泉写信,希望两家联合起来对抗黄伯燕。 只可惜张阳泉心思都在种田上,根本不搭理他。 张明鉴十分焦急,他以己度人,料定黄伯燕定会铲除他和龙潭寨,从而成为江都城的实际掌控者。 他已经习惯了城中锦衣玉食的生活,绝不愿再回山寨过穷苦日子。别说他不愿意,他手底下的人也都不愿意。 张明鉴已经三个月没回过青衣寨,寨中只有几十名老弱病残,物资全部转移到城中,差不多荒废。 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