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我大秦永不断更_第十三章 要异象很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要异象很多 (第2/2页)

/br>    当然,竹简一卷就有一斤,所以差不多也就是一百多份,比打工人要强。

    这么努力的人,但凡体恤点民力,别同时搞那么多大工程,这秦朝也不至于两世而亡。

    又或者说,多懂些养生之道,或是荒唐一点,早死二十年,或是晚死二十年,历史也会完全不一样。

    …...

    秦岭,太白山

    阳光灿烂,云作百态,云层上方,硕大的金雕伸展着五米多的翼展随着气流盘旋。

    形如飞龙的秦岭山脉的龙头正是太白山的主峰,此时峰顶多了个大洞。

    洞深不可测!

    太白山岩基由花岗岩组成,以拔仙台为中心,分布于9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拔仙台一带出露的主要是变质轻微的角闪石花岗岩及片麻状构造的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

    这一规模庞大的花岗岩块体,主要是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地下酸性岩浆不断向上侵入,最后逐渐凝结成岩,岩基形成非一朝一夕,而是历经漫长的岁月和复杂的变化。

    可在两大国宝的努力工作下,此时的拔仙台与前几天相比,简直是整过容的变化。

    虽然不是什么建筑专家或工程师,但潘达和侯尊不约而同有意识想把花岗岩基掏出个大型地下建筑体。

    要知道,在电影《2012》里头,那巨型海浪可是直接拍到了青藏高原上呢!

    电影固然有夸张,但这并不影响两只国宝自行其事自力更生,反正空间在手,神识也要练习。

    坚实的花岗岩在神识工具的作用下,和豆腐的硬度也差不了多少,而且空间并没有限制大小。

    天气很好,气温十度,阳光强烈,体感有五十度,片麻花岗岩地面被整理出一亩多地的平台,作为地面层的平台当中,放着四个集装箱。

    集装箱当中,又有台阶往下,通往下一层。

    这一层就比上面更大,而且有了很合理的分隔,没有弄出什么几百平方的大厅,最大的房间也就是一百多平方,还有了通向南北坡的过道。

    考虑到山风带来的能量,侯尊计划下一次回原时空一定要弄几个风力发电机过来。

    地下五层,与山顶的高差有四十米,面积有三千多平方,潘达预留出了实验室,车间和温室。

    其实他并不太知道真正合格的人类避难所应该是什么样的,但从需求来说,无非就是吃喝拉撒,首先就是食物得保证。

    食物来源不能光靠山区的供应,肯定得有自己的生产区,原时空科技已经发达到了可以直接拿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侯尊都知道蛋白质可以通过养黄粉虫面包虫来补充,至于那些不想吃的,干脆饿死算了,其实也不至于,人饿急了连土都吃。

    至于水,也不是问题。

    海拔3000米以上至太白山顶峰,第四纪冰川地貌形态较清晰、保存较完整。

    该区第四纪冰川地貌遗留下来的部分,按冰川作用的类型分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

    按形态分,冰蚀地貌包括冰斗、角峰、槽谷;冰碛地貌仅为终碛堤。

    拔仙台是第四纪冰川活动中心,故各种冰川地貌多分布于它周围。

    大太白海和二太白海是太白山保存完整的两个典型冰斗湖。

    前者位于拔仙台西北,东、南、西三面为崖壁环绕,开口向北。后者位于拔仙台西南,坎口朝南。

    三太白海是一个受断层影响的冰蚀湖,湖面高程海拔3485米。玉皇池是太白山最大的冰蚀湖,湖面高程海拔3380米。

    光是来自于天地馈赠的水量就足以供养上百万人,现在时空,中华大地上的人才几个?

    三千万有没有?

    后世的几大都市,哪个不是这个级别的人口数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