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爹不是曹cao啊_第一百一十八章 日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日蚀 (第2/3页)

农坛上行礼。

    这礼官不是别人,正是孔圣人的二十代孙,当今的太中大夫,孔融。

    与大多汉室公卿一样,孔融自从被袁绍的儿子袁谭从青州赶回来后,就自动抱紧了刘协的大腿,扭扭捏捏的加入了反曹一派。

    所谓反曹,就是一边吃着曹cao的饭,一边骂曹cao罢了。

    不过这段日子来,孔融的这饭吃的是越来越不香甜了。

    因为之前曹cao在与袁绍对峙前,孔融不但边吃饭边骂人,还来了一出吃里扒外,主动给曹cao写信,让曹cao投降袁绍……

    孔融这手玩的可不高明。

    要是学赵温那样只是搞点小动作,与曹cao至少还有缓和的余地。

    但他直接劝降曹cao,那几乎就是和投敌没什么两样了。

    也就曹cao看孔融名望颇高,加之官渡之战时有不少大臣偷偷摸摸的和袁绍联络,罪不责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孔融给放过去了。

    问题是。

    孔融可不是那种懂得感恩戴德的人。

    面对曹cao的仁慈,孔融说不定心里还会埋汰曹cao两句,说曹cao装模作样呢。

    尤其是孔融身为士林大儒,近来也是听到了些关于“新学”的风声。

    对于这种毁灭皇权根基的玩意,孔融自然是无比恶之。

    “笑话!人力岂可算出天命?难道那帮人就真的不怕折寿吗?”

    孔融看着头顶那明亮而又温暖的太阳,忍不住发出冷笑。

    “跳梁小丑罢了!陛下,才是真的天命!”

    心里思绪万千,但表面上孔融还是相当有职业cao守的,整个叩拜的途中没有半分失礼之处。

    礼毕,礼官孔融指引主祭官行“初献”礼。

    礼官、主祭酒二人又引赞诣酒尊所,执事者酌酒,诣先农神位前跪,初献爵,叩首,兴平身。

    诣读祝位跪,众官皆跪。读祝毕,叩首,兴平身,复位。

    又赞引行亚献礼毕,复位。

    又赞行终献礼毕,又赞诣饮福受胙位跪,饮福酒,受福胙,叩首,兴平身,复位。

    又行三跪九叩首,复位。

    之后,礼毕。

    如此,才算得上是一套完整的祭祀大礼。

    不过,这仅仅是祭祀大礼,并非完整的春耕大礼。

    天子领百官赶回皇宫,各自换上了官服,又要赶往北郊的耕田。

    司旗举青旗,田鼓闲之。

    司钲引铜钲立旗鼓之前,迭鼓鸣钲,歌禾辞。

    印官秉未。

    巡检一人进鞭。

    典史奉青箱播种。

    一众农官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便轮到天子率百官进行“推礼”。

    推礼便是要亲载未耜。

    而《周礼》明确记载:

    “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从刘协开始,再到曹cao……一直到后面的何晏。

    何晏如今是慎侯,归属为卿,便要按礼制进行“九推之礼”。

    何晏上前握住耕田的未耜,象征性的推了九下。

    嗯~~~~

    很轻松!完全没有丁点农户的劳累。

    ……

    推礼毕,刘协又来到了观耕台,准备进行最后一项——颁赏老农耆民。

    一众已经耄耋之年的老人被身穿扎甲、手持长戈的虎贲武士带往观耕台下,让他们接受天子的赏赐。

    刘协抓过一把种子,将这种子放在了为首一个老人手中:“还望三老替朕好好监督农耕,来年好落个丰收。”

    按照剧本……啊不是,是按照流程的话,这个时候老人就要跪倒在地感谢皇恩,然后吧啦吧啦说一些早就背好的话术。

    但这次,却是有些不同。

    只见老者接过刘协手中的种子后就地痛哭起来,这一下就让孔融在内的所有礼官慌了神。

    “带下去!快带下去!”

    孔融疯狂朝着周围礼官使眼色,想让他们将这不按剧本走的老者赶紧带走。

    可惜,根本没人理他……

    只听老者哭诉道:“陛下!我有四子已经是被北方的袁绍杀害,连个继承香火的人都没有,这就算是丰收了又能如何?”

    台下刚才还昏昏欲睡的何晏顿时来了精神,挺直腰板伸长脖子看着观耕台上的好戏。

    这老者,百分百是世家的人!

    事实上,两汉的三老,尤其是东汉的三老,那基本都是世家中的长者。

    所以今日这老者是什么成分自然用不着何晏再去猜。

    不过对方这一开口提到袁绍就很有意思了。

    要知道,袁绍敢光明正大的对曹cao动手,就是打着汉天子的旗号出征的。

    现在却是有三老控诉自己的儿子都被袁绍给杀死,这个锅,就问刘协背不背?

    刘协面皮已是有些抽动,显然也是知道了老者的意思。

    要是背了这口锅……不可能!汉天子怎么能背锅呢?刘协要是真的敢承认这事,明天就有一大堆汉臣敢上书废帝。

    毕竟一个不仁不慈的君父,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汉室的招牌的。

    何况刘协还是董卓给扶持上位的,本来正统性就存疑,可不能再犯错了。

    但若是不背锅,那无疑就是在坑袁绍了。

    人家袁绍费劲巴拉的过来救你,你再给人家安一顶“汉贼”的帽子,莫说是袁绍,就是其他诸侯士大夫都会寒心。

    不过刘协知道,自己恐怕必须把袁绍给扔出去了。

    不把袁绍扔出去,这老者的话该怎么接?

    一定是要把袁绍定性为逆贼,这战场才是正确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