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 (第2/4页)
右臂,到了启志帝的时候,更是一柱擎天,成为了夏朝的架海紫金梁,相当于曾经的荀轲、禽厘胜、公尚过那般的地位! 就连如今整个夏朝的官吏,最少都有七成官吏直接出自他的门下,剩下的三成,也绝对接受过这位爷的教导,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庙堂的事情,可能启志帝都还不知道呢,他就先知道了,还没人敢拿这个做文章。 那不叫自讨苦吃,那叫不想活了。 众所周知,自夏朝立国,皇帝从来都不是最厉害的那个。 启志帝连超越前两位皇帝的成就都不敢说,自然也不敢在这种人物面前摆架子——对方不给他摆架子他就得心中庆幸了。 人与人不能一概而论,皇帝有时候也得扮孙子。 “你做的很好啊。” 面对启志帝的奉承,老人并未第一时间理会,而是用目光紧紧锁住启志帝,直到启志帝低下头来,不敢与之对视之后,方才缓缓说道:“背信弃义,出尔反尔,纵容亲王败坏吾等设立的夏朝法纪” 老人笑了起来,那笑容分明是分外和煦,却让人如坠冰窟,只因他说道:“跟你比起来,承平帝和开国皇帝都要逊色三分,自愧不如啊!” “这这这!” 霎时间,启志帝的脸色变得煞白一片。 他再怎么自傲,跟自己老爹比划比划也就得了,拿命也不敢去跟民间传颂的圣王,开国老祖相比啊! 冷汗自脸颊上滴落,启志帝心知老人这是当真怒了,连忙说道:“您莫要如此说,误会、误会,都是误会!” “误会?” 老人脸上的笑容越发和煦,可那并不使人感到亲切,只让人通体胆寒! “羽亲王克扣送往各国的粮食,多达万担。您不会是想告诉我,是因为羽亲王没钱吃饭,出此下策。亦或是利欲熏心,想要借此时机,起兵造反吧?” 老人撑着拐杖,在地上敲了敲。 他用的力度并不大,但在此时,无比静谧的大殿之中,却显得尤为清晰。 羽亲王乃是启志帝的胞弟,一母同胞,也是有些本事的人。 当初承平帝让他选皇帝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两人之间选一个。 他选了启志帝。 至于启志帝的胞弟,自然是封了亲王,丢到边疆自己玩去。 虽不能再涉及权力,但也从没给启志帝添乱过,甚至每年都不远万里的跑到皇都两趟只为觐见——仅仅是在路上耗费的时间,都足足有数月之久! 这样一位亲王,突然克扣了万担粮食。 “我只是老了,不是瞎了。” 老人略略垂眸,他的声音并不高昂,不管说什么,都好似在一个调调上,但说出的话,却总能让人心惊胆颤,“既然皇帝并不知晓此事,那还请您以国法论处。” 国法论处!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内连呼吸声都僵住了,何止是针落可闻,恨不得躺尸一片。 谁不知道启志帝与羽亲王关系极好,根本没有间隙可言,他这么说,纯粹就是为了狠狠恶心一下启志帝,偏偏启志帝还没有任何的办法。 妈的,夏朝的国法就是眼前这位,以及荀轲、苍丞相编撰而成的,国法到底什么样子,每一个字的底下都有对方的心血,整个夏朝没人能比他更懂法。 因为他就是夏朝的法家领袖,荀子之徒,商! 两朝重臣,国之栋梁! 自儒家领袖荀子周游列国而去之后,就连苍丞相也仅是在位之时牵制对方一下。 待得苍丞相告老辞官而去,夏朝内部不能说是对方的一言堂吧,只能说唯他马首是瞻。 这不,启志帝暗中下令,极为隐秘,甚至直接拜托自己胞弟的一件事,还特么没有过去三天呢,对方就已经找到了皇宫! 皇帝也只能垂着脑袋听训。 人与人不能比。 这种大贤,已几乎不逊色于荀轲、禽厘胜太多,更是开宗立派级别的经世大才,主打的便是真才实干,徒子徒孙无数,皆在朝廷担任要职。 供着都来不及! 寻常人别说与其争论、吵闹,看一下对方的眼睛都恨不得藏在土里。 除非周游列国的儒家领袖或者墨家巨子回来,否则整个夏朝,他真是想骂谁骂谁,想训斥谁就训斥谁,皇帝也得老老实实在身前听着! 被对方如此相逼,启志帝的脸色也是青一阵、红一阵,却也不敢直接出言反驳。 反驳什么? 反驳儒家领袖荀轲、反驳夏朝丞相苍、反驳法家领袖商定下的律法不合理? 当法家的鹰犬不在了,还是当儒生一个个都是死人? 这话今天说出去,明天外面的吐沫能把皇宫都给淹了! 他也不必再奢求什么圣君明主的赞誉了,直接想想怎么不遗臭万年比较合适一些。 唉,做皇帝既怕自己遇不到大才,又怕遇到了惊世大才这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吧! “此言差矣。” 在启志帝都只能避其锋芒,讷讷不言的时候,启志帝身旁一人却是站了出来,直视商那双犹如宝剑般锐利的双眼,分毫不让的说道:“羽亲王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哦?” 商被顶撞,倒也不怒,只是似笑非笑,犹如看着一个三岁孩童卖弄一般的看着说话的那人,“不知兵部尚书、夏朝宗师韦大司马,有何见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