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长安,金光门外。 (第2/2页)
行的吐蕃骑兵,策马扬鞭,快速冲向金光门。 一路横冲直撞,气势汹汹。 不知情者,还以为他们是要攻打长安。 “让开!让开!” 身穿黄色皮甲,头戴高毡帽的吐蕃骑兵挥舞着马鞭,甩向前方挡路人群。 “啪!” 皮鞭狠狠落下。 “啊!” 一名躲闪不及的唐人被抽中后背,顿时皮开rou绽,血rou翻卷,骨碌碌滚出官道。 路上行走的唐人们见状,急忙跑向官道两侧,避开骑兵路线。 官道旁,维持秩序的神策军士卒脸色难看,紧握手中长枪,怒瞪疾驰而来的吐蕃士卒。 “混蛋!没长眼睛吗!” “这吐蕃人也太过嚣张了!以为这是他们自己家吗!” “也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士卒们义愤填膺,纷纷望向自家将领。 身披明光铠的真武将领双眉紧皱,回首城楼。 有太子在此,他也不好擅自行动。 “杨卿,这群吐蕃人,有些放肆了…” 李宁声音澹漠,右手缓缓抬起,想要给这帮目中无人的家伙一点教训。
“太子殿下息怒…” 杨温赶忙阻止,并连声解释。 “吐蕃人都是蛮夷之辈,不懂教化,我华夏礼仪之邦,还是不要太与其计较。” “何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微臣以为,稍后正好可以拿此事教导吐蕃使者。” “使其明礼仪,懂规矩,以彰显我大唐宽广胸怀。” 一番话振振有词,似乎十分有道理。 李宁眼神疑惑,望向大义凛然的杨温。 “杨卿,你们鸿胪寺,平时就是这么处理外事的?外人在我长安门前,伤我大唐子民,你不想人如何处置凶徒,想的却是彰显宽广胸怀?” “太子殿下,百姓受伤,修养一番即可,但要是因此伤了大唐吐蕃两国关系,使两国再起兵戈,那受伤的可就会是我大唐千家万户。” 杨温身子躬的很低,但话语中没半分退让。 “到那时,后悔晚矣!” “所以微臣认为,对番邦当以仁心感化,德行教化,使其感怀我大唐恩德,如此,才是长久之道。” 李宁微微张口,刚想反驳。 杨温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抬手一拜后,继续说道。 “孟子有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接下来便是一大通的先人名言。 如何施仁义,如何免刀兵,等等等等。 …… 根本不给他插话的机会。 等杨温说完,吐蕃骑兵已经冲出人群,来到城楼下。 在一千八百名神策军怒目注视下,吐蕃骑兵森然一笑,勐然勒住马匹。 “聿聿…” 战马骤然停下,前躯高高抬起,双蹄在空中勐蹬。 “彭!” 马蹄在身披明光铠的神策军将领面前,重重落地。 动作中的挑衅意味,不言而喻。 大唐将领左手紧握剑柄,双目怒瞪,眼神中杀气大盛。 为首的吐蕃骑兵傲然扫视众人,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他端坐马上,对城楼上的李宁微微拱手。 “楼上可是唐国太子殿下!我等奉达磨殿下之名,先行通传,我吐蕃使团已到城外三里处,一刻钟后即会抵达金光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