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吐蕃的东西,需要还吗? (第1/3页)
神话版大唐正文卷第一百六十四章:吐蕃的东西,需要还吗?“不要钱的茶楼,不去白不去。” “走走走,同去同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位巨富,能如此舍得。” 听到几名青年确定的消息,这些围观的人纷纷向周围茶楼涌去,生怕去晚了没位置。 热闹的长安街道,顿时冷清起来。 “别挤…别挤…” 茶馆门口,几十位民众拥挤成一团。 馆内也都熙熙攘攘,站满了人。 各种嘈杂声音混成一团,传入耳中只剩嗡嗡声。 “啪!” 惊堂木声响起。 “诸位!都不要吵!” 身穿青色长袍的说书人,右手不断挥舞折扇,试图让人群安静下来。 但人实在太多,靠其一人之力完全无法安抚。 “肃静!谁再张口说话,谁的账就由自己付!” 阁楼上,茶馆掌柜对这种情况早有准备。 “不想多花钱的,就请安静下来。” 话音方落,茶楼内瞬间无一丝声音,就好像有人同时掐住了所有人的喉咙。 显然,这句话的威慑力极大。 “嗯…” 掌柜满意点头。 “先生,开始讲吧。” “明白。” 说书人理了理长袍,正襟危坐于桌后,从怀中拿出昨日匆匆写好,墨迹才刚刚干掉的故事。 “咳咳…”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朗朗。 “今天要讲的,不是往日的神怪志异,而是几十年前发生在大唐的一段旧事。” “这段旧事的主人公,一位是曾经不远万里回援大唐,力挽狂澜,杀敌无数的安西大军,另一位则是我大唐曾经的宰相。” “杨炎!” “唔…” 茶楼中惊呼声四起,本来只是想蹭吃蹭喝的民众,都对这个故事来了精神。 大唐文官武将不合,那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如何不合,官员之间又是如何对抗的,这些事情,普通百姓就不清楚了。 而且有些事若是没有背景,他们也不敢乱说,生怕被扣一顶造谣生事的帽子,抓去大牢里饿个三天三夜。 可是今天,竟然有人敢这么大张旗鼓的讲这种故事。 杨炎那可是一位宰相,虽然死了,可门生故吏依旧遍布天下,亲孙子还是鸿胪寺卿! 这种位高权重的人是能随便评论的? 真是胆大包天! 同时,他们心中也涌起一股兴奋感。 有人搞事,那就代表又有热闹可以看了。 而且看包下整个长安茶楼的架势,绝对不是一般的热闹。 再想一想,昨天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才高调回长安。 今天就有人拿安西旧事说书。 要说这两者没有关系,谁都不会信! 说书人也没让围观人群等待太久,清了清嗓子正式开讲。 从李嗣业率军回归,到其临死托军。 再到安西军远赴泾原,以及随之而来的杨炎压制迫害。 说书人话语阴阳顿挫,铿锵有力。 朗朗声音直入众人内心深处。 把他们带入那段风雨飘摇,令人心酸气愤的往事中。 将泾原兵变前的桩桩隐秘,还有这背后文官武将们的争斗,尽数揭露于台前。 听得众人时而惊呼,时而怒骂。 他们以前只知道长安曾因为兵变,被泾原驻军攻陷过。 却从来没想到,这支军队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安西军。 而安西军的遭遇,更是引起了人群深深地同情。 朝中无人,常受欺压,无处申冤。 这不就是自己此时的生活吗? 区别就是杨炎夺走的是安西军的精血和李嗣业陌刀。 而今日长安城的官员们,则是用各种手段夺走他们本就不多的钱财。 “想不到杨炎竟是这种人,活该被皇帝赐死!” “这帮狗官!都是蛇鼠一窝!这么多人就眼睁睁看着安西军受人百般欺辱,没一个敢站出来主持公道!” “没错!欺人太甚!安西将士们先是远镇西域,后又回唐平叛,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最后竟得到这样的结果!” 众人义愤填膺,破口大骂。 并借此发泄内心对朝臣的不满。 茶楼包厢中。 李念安放下手中青瓷茶杯,听着楼下说书人口中那熟悉的往事,不由轻叹一声。 “若是当初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